喜歡這篇文章嗎?
行車紀錄器下的雪(街)景
冼鏡光
February 2, 2023上線
行車紀錄器本身就是個錄影裝置,為什麼不把一些有趣的片段集合起來、變成紀錄生活的一部份呢?這有一點像vlog、但沒聲音而且也不是即時紀錄,不過沒關係,就試一試吧!
此地會下半年的雪,所以第一個嚐試就是雪景;又因為是開車,當然就是街景了。我取了兩個片段,一個是去年12月18日晚間出門買晚餐(Pizza Hut),另一個是今年1月3日(Applebees‘,台灣好像沒有)。天都在下雪,過完年後更大、下的是水份很高的濕雪,打在擋風玻璃上馬上變水滴。
我住小城的郊區,每次出門都得開車,白天都灰濛濛的、不如晚上好看,所以選買晚餐的時段。此地真的是個小城,只有幾千不足萬人,整個縣的人口不足3萬8千人,但面積是3,890平方公里、比台北市271.80平方公里大很多,也比台北都會區的2,457.13平方公里大。在地廣人稀(每平方公里平均是14人)的前提下、森林佔絕大多數,有人煙的地方人也不多,當然車子也少。結論是,習慣台北生活的人會覺得此地很荒涼,但習慣此地生活的卻會覺得台北太喧囂、而且人擠人。所以行車記錄器下的影像和台灣的大異其趣。
此地位居北方,冬天日出很遲(約8點半)日落很早(約5點半),所以暗的時間多過亮的,縱使是亮的也因為雲層很厚而變成大陰天,看得到太陽的機會不多。從仲秋起到初春,此地總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因為路面有雪或冰、清雪車鏟過後就坑坑洞洞了)。
到二月底三月中雪量漸減,開始看得到太陽了,開車出門玩的機會大增,到時把行車記錄器加上雲台相機與空拍機,應該會有很大的揮灑空間吧!
言歸正傳,此地聖誕節前後連續幾天暴風雪(請參看2022年聖誕節大風雪紀實一文 ),所以我打算擷取風雪前和後兩次出門買晚餐的行車記錄器錄下的影片。
第一次是12月18日(2022年),聖誕節前、暴風雪來的前三天。從咱家出門後轉向一條幹道,那時是晚上8時剛過,路上車子很少;事實上,縱使在白天也不會車水馬龍,行人更是稀少,這點和台北相比是天壤之別。房子幾乎是平房、最多是兩層,而且房子和房子之間的距離都相當遠。因為聖誕節快到了,不少家庭戶外都佈置了燈飾,下面是從房子到院子都有燈飾的一家:
轉上公路,以等級而分相當於國內的省道。因為車流量不大,紅綠燈在晚上8時之後改成閃紅燈,大家依交通規則互相禮讓。
上了公路後車子不多、地上也沒多少雪;事實上,這是因為車輪和路面磨擦產生的熱把雪溶了,車子不走的路面就積了雪。下面照片右邊燈火通明處是Walmart(沃爾瑪)所在,中間高聳的牌子是轉進去的地方。
這就是那塊牌子,那是Country Inn旅館的招牌,下方的各看板指出該地段主要店家的名字;Walmart在照片右側。
順街道下去有十字路口,右邊是Walmart(影片中有車子出來)、但我得左轉進入一條街,這條街有修車廠、麵包廠、銀行等,都打烊了所以黑漆漆的。不知道您有否注意到,和台灣大不相同的是,此地除了在轉角處之外是沒路燈的(請看影片)。走了一段路後才出現一家燈火通明,那是在路左邊的Walgreens(藥品健康用品),它對面是一家銀行。
再往前走,左邊是Pizza Hut(必勝客)、另一邊是洗車的。這時是很少人洗車的,因為車洗完出來後,車身和擋風玻璃上的水立馬結成冰。我得左轉進去,買pizza啦!我在台北國父紀念館那邊的必勝客吃過一次,食品花樣很多,但我比較喜歡美國pizza的口味,或許台灣必勝客在遷就台灣人的口味吧!
那天我和老婆都各買了一個personal pizza,很小就只4片、最多8口就吃完,我喜歡意大利辣香腸(peperoni),所以點了一份加蘑菇的,老婆送了她的1/4給我,這就就是下面第一張照片。我們也點了6個辣雞趐,台灣好像沒看到,十分好吃(第二張照片)。
到了今(2023)年1月3日,暴風雪停了,心想辛苦清雪不少天、給自己打打牙祭吧!因此又出去買晚餐,這次是比較晚了,在網上先訂好、快晚上9時才出去取餐。但老天居然下起大濕雪,車子一離開車庫,擋風玻璃上就有了下雨的感覺:
車子在路上跑時,迎面而來的雪在行車記錄器上形成一條條短的白線。第二張照片中央的招牌就是右轉進入Walmart處的旅館看板。路面上看起來似乎沒雪,不錯!因為下下來的是水份很多的濕雪(台灣高山上的雪應該都是這種),下到地面上加上車輪和路面磨擦產生的熱,路面上都是水!
這次是去Applebee’s(一家美國相當常見的連鎖店,吃起來OK但並不十分突出,不過價格公道),它在Walmart的左邊(那兒是商業區,很多店的)。我們在到達Walmart之前就左轉到一個小區,最先看到的是一家叫做Maurice’s的衣飾店(打烊了),旁邊有一家HTC(但不是台灣的手機店、而是Houghton Tanning Company、此地把皮膚曬黑的店啦!😝)。再一次左轉就是Applebee’s的取餐停車場。
拿到食物後回家,車子停了一會兒沒開雨刷,擋風玻璃上像下過雨一般。事實上,雪是水份多的濕雪、車內又開了暖氣,雪打在擋風玻璃上馬上溶成水。若氣溫低,擋風玻璃上會結成一片薄冰,雨刷刮過去很可能把一些水份帶過去、使冰更厚,很難看清路況,所以很多人在開車前都用塑膠小鏟子把擋風玻璃上的薄冰刮掉。
用雨刷清掉擋風玻璃上的水滴後是下面的照片,前方是個已經打烊的加油站,加油站後方是Walmart的停車場。照片中可以看出迎面而來的飛雪。
到路口後右轉,擋風玻璃上又是滿滿的水滴:
上了公路後車子極少,但雪還是下得大,過了那個樹林後(第一張照片)前面就是閃紅燈進入街道的十字路口(第二張照片中央處是紅綠燈):
紅綠處左轉後約兩分多鐘就到了咱家門前丁字路口的路燈,雪很大。左轉後就到家了。
就這樣,我大致地介紹了聖誕節前後開車外出買晚餐時用行車記錄器拍下來的雪街景。很明顯地,美國中西部北方小城的街景和您在台灣以及出國旅行時看到的大城和景點大異其趣。其實,美國一離開大城、又不到極偏僻的鄉村時,景色大致就和此地的差不多,所以不妨把本文看成是帶您看美國的另一種風貌的紀錄。本文的影片長5分48秒,您可以在YouTube找到它:行車紀錄器下的雪(街)景。
未經本人同意,請勿轉載轉貼本文任何片段,請尊重智慧財產(著作)權
引用方式:冼鏡光,行車紀錄器下的雪(街)景,DCView.com達人部落格(http://blog.dcview.com/article.php?a=AT1SNAFmAzEHbw%3D%3D)
喜歡這篇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