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這篇文章嗎?
一架小、穩、容易飛的玩具無人機:Snaptain H823H
冼鏡光
May 31, 2020上線
去(2019)年希望完成一件個人計劃而想到用空拍機拍些影片(和照片)做記錄,於是開始注意到空拍機和無人機的發展。我的第一件工作就是買一些玩具試試,玩熟之後再看下一步的走向,這一下就累積了不少架玩具(小孩玩的那種)。不久之後就是探索的階段,玩了些720p和1080p但沒有隱定器的機種,懂得夠多之後就買實際工作用的4K機種了。但這個探索階段並沒有就此打住,而是繼續玩一些比較獨特的機型,這些機型未必能對工作有什麽開拓的作用,但是卻能幫助我滿足一些好奇心。
就這樣,手上就有了些從玩具、到獨特、到專業的機型,心想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在此地發表應該是很有意思的。個人並沒有很特殊的偏好,所以介紹這些機型也多半是信手捻來、無所謂先講的就是個人的喜好、甚至比較好的說法。還有,絶大多數的這些空拍或無人機是透過Amazon買的,台灣市面上可能找不到,找到了品牌名稱可能也未必相同,所以要知道價格,請用此地提供的機型在Amazon.com上查詢。
這第一篇要介紹的是Snaptain公司生產的H823H小型玩具無人機,它大約是30美元上下、但是沒有相機,所以真的只能拿來當練習飛行用。就以練習這個目的來看,Snaptain H823H是一架穩定度很高、有微調和360度翻轉功能、操作容易、甚至有無向模式(headless mode)的機型。當然,它的包裝和造型並不花俏,但卻便宜而且還很經得起(並不非常劇烈)碰撞,因為四個螺旋槳都是完全包在保護罩中。這是我的第二架玩具無人機,第一架是很像Ryze/DJI Tello而且有相機的機型,穩定度不高(連懸停都有點困難,但H823H卻輕而易舉),沒多久螺旋槳就壞了三個、連替換品都找不到,很是無耐,但價格(在美國)卻比Ryze/DJI Tello高。所以,我們從Snaptain H823H開始。
在台灣,知道大疆(DJI)的人非常多,畢竟DJI的市場佔有率高達70%左右,但DJI不生産這些玩具機(也就是低階機種),於是這個市場就由不少其它公司瓜分。Snaptain是在不久前才進入市場的新品牌,只生產玩具到入門級機種以及不少其它産品;正因為是新軍要強攻市場,客服的效率很高。我有一架H823H在拔電池時把電線拉壞了,報告Snaptain後馬上更換並且多送一顆電池;我寫這篇文章時找不到手冊,向客服要PDF版手冊,24小時內就收到了。感覺上,Snaptain的服務真的比較好,遺憾的是,台灣似乎沒有人賣Snaptain產品,更不用說代理商。
注意:本文雖然是介紹Snaptain H823H,但大多數的操作方式,特別是有向模式和無向模式,在幾乎所有四個螺旋槳的無人機上都是差不多的。所以,您不妨看看有關的操作做參考,往後我們講其它機型時也會用到此地的資訊。
開箱
Snaptain H823H是裝在一個紙盒裡頭的(照片中是紅色版本,另一種是藍色):
盒子一打開就會看到這架無人機,從下面的照片看來,H823H長寛大約各是7.5公分:
還有一個遙控器: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配件。這些配件有一個十字螺絲起子、四個螺絲、四個備用螺旋槳:
當然還有一本薄手冊:
電池是裝在無人機裡頭的,咱們稍後再說。
無人機
下面是H823H的上方,它當然有四個螺旋槳,標了箭頭的是前方、標了ON/OFF開關的是後方:
下面是機腹,中央淺色的長方形是電池,稍後再仔細說:
接著是機首,有一個藍色的小燈:
其次是機尾,紅色的是開關:左邊是開(on)、右邊是關(off),我們在前面看過了:
上面的照片中,無人機下方四個腳的銀色部份是推動螺旋槳的馬達。
我們看看無人機的電池連接方式。機身開關下方是一個插頭,收到無人機時電線通常是沒插到插頭中的,請注意到插頭後方有一道槽。
下面照片是H823H使用的電池,插頭的一面是有突起的:
所以裝電池時得記住:電池上插頭的突起得面對插座的槽:
隨機而來的是一個USB充電器,一邊是USB公插頭、另一邊是有空槽(和機身上插頭相同)的插頭。在充電時,USB插頭端會亮紅燈,充電完成後會變綠:
這種小JST插頭很不好用:插進插座很容易,但因為空間不足使得從機身的插頭上拔出電池時卻有點困難。起先我用手一邊搖晃一邊拔,連指甲都受傷;不但如此,連電線都拔了一條出來。到最後,只好用老虎鉗去拔:
遙控器
下面是H823H的遙控器:
上面照片中紅色的是兩個搖桿,每一個搖桿下方有兩個按鍵,兩個搖桿之間還有兩個按鍵。上方有個指示燈,下方有個左右撥的開關,左邊是關、右邊是開(照片中是在關的位置)。右搖桿週圍的按鍵是用來微調用的,我們後面再談。
下面是遙控器底部。把下方的螺絲取下來、再把紅色蓋子往下扳會看到電池室,它需要三個AAA電池:
下面是遙控器前方,它有兩個紅色按鍵。照片左邊的按鍵(用右手按)沒有作用,右邊的(左手按,有上下箭號)是起飛/降落鍵。
操作:連結和校正
在起飛前(特別是摔過飛機後)都應該連結或校正無人機和遙控器。 先打開無人機電源,機頭(有燈)朝前,這個時候燈會閃,再打開遙控器電源,遙控器上的燈也會閃。
連結和校正的作業很簡單。首先,把左搖桿向前推到底(遙控器會發出嗶聲)、稍停一下再把左搖桿往後拉到底(遙控器會也會發出嗶聲),接著放手。如果機身前方的燈不閃了,就表示機身和遙控器連接成功。
如果無人機不聽使喚而失去控制(通常劇烈摔過飛機後就會如此),這就得校正了。校正的方式如下:把兩個搖桿同時以45度往左下角(或右下角)撥、並且停留2到3秒,這個時候機首的燈會閃表示正在校正,校正完後(機首燈不閃)鬆開搖桿就行了。
操作:起飛
手冊上說有三種起飛的方式。第一種是按遙控器左側的起飛降落鍵(見下面照片);按下去螺旋槳轉動後就會起飛:
第二種方式分成兩個步驟,首先同時把左搖桿向左下45度、右搖桿向右下45度撥(見下面照片),於是4個馬達開始轉動;接著把左搖桿緩緩向上推,於是飛機會緩慢上昇。如果左搖桿往上推得太猛,無人機會快速上昇,因而難以控制。 另外,同時把左搖桿向右下45度、右搖桿向左下45度撥(見下面照片)也可以起動螺旋槳。
在起飛前,同樣的操作(左搖桿向左下、右搖桿向右下,或者是左搖桿向右下、右搖桿向左下)就停止轉動。
第三種方式是把無人機放在掌心(機頭朝前),再輕輕向上向前拋就行,切忌用力拋出。
不論是哪種方式,起飛前請確定周邊有足夠的空間、機首的燈是恆亮而不是閃動(如果是閃動,請關掉飛機和遙控器電源,從頭來過);在第三種方式之下,拋出飛機後最好立刻開始控制飛行(當然這表示操作者對操控相當熟練)。個人的經驗是第二種方式最穩當,最合適初學者,因為在這種方式下,操作者可以完全控制起飛的速度和高度。
操作:降落
降落是起飛的反面。我們可以按起飛/降落鍵;起飛/降落鍵在飛機靜止時是起飛,在飛行時是降落。另一個方法是把左搖桿往下方撥,飛機就會降低高度;若往下撥的速度慢些,飛機下降的速度也比較緩慢。不論如何,您得確定降落區域是個平坦的表面,若降落後槳葉還在轉動,不妨把左搖捍停在下方幾秒,等到螺旋槳停止後再去拿飛機。
下面是飛機在飛行中的前方和後方:
飛行模式:以飛機方向為主(有向模式)
飛機頭有個燈已如前述。傳統的方式是以飛機頭為準操控,這就和開車一樣,但是開車只有前進、後退、左旋、右旋四個基本動作。然而,四馬達的無人機卻有八個基本動作:上昇、下降、左旋、右旋、前進、後退、左移、右移,因此上昇、下降、左移、右移就是比開車多出來的部份。
上述的8個動作平均分派到兩個搖桿上、每根搖桿控制四個動作。左搖桿控制上昇(往上撥)、下降(往下撥)、左旋(往左撥)、和右旋(往右撥)。這四項操作和機頭方向沒有關係。
上昇和下降不用多說,左旋和右旋並不是駕車時的左轉或右轉,而是以飛機的中心為中心的向左旋轉和向後旋轉。
右搖桿的操縱就和機頭的方向有關了,所以才叫做有向模式、這指的是操作是以飛機頭的方向為準。在有向模式下:右搖桿往上撥使飛機沿機首方向前進、往下撥使飛機沿機首反方向前進(也就是後退)、往左撥使飛機沿機首的左側平移(要注意的是機首方向不變)、往右撥使飛機沿機首的右側平移(要注意的是機首方向不變)。所以,使用右搖桿操作時機頭到機尾的直線是平行的,要改變機首的方向得用左搖桿的左撥(機首左旋)或右撥(機首右旋),當然這就改變了機頭到機尾直線的方向。
如果機頭指出西南方,把右搖桿往上(下圖紅色箭頭)撥、飛機向前(西南方向)飛;往下撥(藍色箭頭)、飛機往後(倒、東北方向)飛;往左撥(黃色箭頭)、飛機往左(東南方向)飛;往右撥(青色箭頭)、飛機往右(西北方向)飛。請注意,不論右搖桿往哪個方向撥、飛機往哪個方向飛,飛機頭永遠指向西南方。
從這個例子看來,在有向模式下,操作者最好站在飛機後方、而且隨時注意到機頭的方向,才能準確地操控飛機。要不然,飛機看起來會有不聽使喚的「感覺」;好比說,若機頭正對操作者,於是右搖桿下撥希望後退(或上撥希望前進),肉眼看來飛機似乎是在前進(或後退)。同理,右搖桿往左(或右)撥希望飛機往左(或右)平移,但肉眼看來卻是往右(或左)移。
在近距離時分辨機首何在並不困難,但這些無人機的形狀幾乎是對稱的,飛得高或飛得遠時機首何在就是一個有相當挑戰的問題,所以無向(headless)模式於焉而生。
飛行模式:以操作者方向為主(無向模式)
無向模式,指的是飛機沒有機頭的指向(所以叫做headless),飛行的方向是以操作者的方向為準。因為四個螺旋槳的無人機從下方看起來是個對稱的型狀,大致上就是一個長方形的機身和四個伸出來呈X狀的支架,而且從上一節的討論我們了解到用右搖桿可以把無人機飛到同一平面上的任何位置(但機首方向不變)。所以,無向模式就善用了這一頂特性。
簡單地說,在無向模式之下,不論實際機頭的指向,操作者面向的方向就是前方(機頭方向),它的反方向是機尾;操作者的左(或右)方是無人機的左(或右)方。所以,無人機是沒有自己的機頭方向,而「機頭」的方向就是操作者面對的方向、不論無人機的機頭指向何方。
使用無向模式之前得先讓飛機昇空(記得在地面上時機頭朝前、人站在飛機後方),而且飛機得在遙控器前方。按遙控器左搖桿下方的左按鍵(見下面照片)進入無向模式,再按一次離開無向模式。進入無向模式後,飛機頭的燈開始閃動,遙控器會持續發出嗶聲。
進入無向模式之後,把右搖桿向前、向後、向左、向右撥時,飛機就向前、向後、向左、向右飛,不管飛機頭指向何方。
我們回到上一節中機頭朝西南方的例子,如果在這個時候進入無向模式下操作,情況會如何呢?請看下面的圖,機頭是朝向西南方,請看下面的圖,機頭仍然指向西南方;從圖可以看出,飛行的方向和右搖桿撥動的方向吻合。因為在無向模式下,飛機的飛行方向就是操作者的方向,所以若把右搖桿往前推飛機就以操作者的前方飛,若操作者面向北方,飛機就向北方飛;把右搖桿往後撥,飛機向南方;把右搖桿往左或右撥,飛機往西或東飛。在操作時,不論是在有向還是無向模式,機頭的方向是不變的,以下圖而言,機頭都會一直指向西南方。
無向模式很有用。當飛機飛得高或飛得遠、或是分不出機頭指向何方時,操控就有點困難了。這個時候不妨進入無向模式,用右搖桿把飛機飛到可以分得出機頭之後,再離開無向模式把飛機帶到期望的地方。當然,如果習慣飛無向模式,在起飛後就進入無向模式飛行,還是相當方便的。
懸停
前面提過,左搖桿控制飛機昇降和左右旋,右搖桿控制飛機前後移和左右移。
飛機起飛後,若放開左搖桿,於是飛機的高度就固定,縱使是用右搖桿操縱飛機前後移、或左右移,飛機不會改變高度,當然也不會左旋右旋。如果連右搖桿也放開,於是飛機也不會前後移和左右移。這樣一來,飛機就會停在空中不動了,這就是懸停(hover)。飛行失控時,不妨雙手放開搖桿,飛機就會停在雙手放開搖捍時所在的位置,然後再想辦法(譬如無向模式)把飛機帶到期望的位置和方向。
微調
上一節談到懸停時,提到雙手放開搖桿飛機會停在空中。但是,飛機真的會停在一點而不會前後左右飄移的可能性並不高,所以H823H提供了微調(trimming)的功能。
遙控器右搖桿左邊有兩個鍵(上和下)、右下方也有兩個鍵(左和右),這四個就是H823H的微調鍵。當飛機起飛但雙手不在搖桿上控制時,若飛機向前(或後、或左、或右)飄移,這表示飛機無法真正懸停,這就需要微調了。微調的方式很簡單:若飛機往前飄移,就按向下的鍵(在右搖桿左方),反覆按這個鍵直到飛機不會向前飄為止。同樣地,若飛機往後飄移,就用向上的鍵微調;向左(或右)飄移時用右搖桿下方的向右(或左)鍵微調。總之,用飄移的反方向鍵微調。
重要的是,H823H這類型小無人機很難做到真正地定在空中懸停的,我們只要做到差不多就行了。另外,上昇和下降、左旋和右旋是無法微調的。微調操作不宜過快過激,不然會適得其反,把往前(或後、左、右)飄的飛機變成往後(或前、右、左)飄;微調時最好逐次按鍵,慢慢調。
360度翻轉
這是個噱頭,但卻是個會很引人注意的噱頭。這是騰空翻,也就是向前(或後、或左、或右)翻轉360度的意思,請看下面的影片,這是用較慢速度播放,它一共展示了前、左、後、前、左等五個翻轉的動作(少了右翻)。
騰空翻並不難做,目前很多玩具無人機都有此功能,雖然操作方式未必相同。在H823H下,使用人得先按右搖桿(按了就放開),遙控器會連續發出嗶嗶聲(約3到4秒),在這段期間把右搖桿向上撥,飛機就向前翻;向下撥是後翻;向左或右撥則是左翻或右翻。就這麼簡單!要注意的是,翻滾的操作必須在有嗶嗶聲時完成,一旦嗶嗶聲停止就不能翻滾了;若要翻滾就得按右搖桿從頭來過。
從上面影片可以看出,飛機會昇高再翻滾,翻滾後飛機會下沈到比開始時還低的高度。所以,為了安全起見,翻滾前必須飛得足夠高(譬如2公尺),而且上方還得有足夠的高度(譬如1公尺)。
單鍵回頭
Snaptain H823H的這項功能叫做One Key Return(單鍵回頭),而不是那些用GPS定位機種的Return To Home(RTH — 回起飛點)的功能,因為H823H沒有GPS。
H823H的單鍵回頭是這樣的。在起飛時飛機會「記住」剛起飛的一段路線,在執行單鍵回頭時,不論飛機在何處,會以和起飛路線平行的路線往回飛。
下面是手冊上的示意圖。最左邊箭頭是起飛路線的反方向,若一起飛就執行單鍵回頭,飛機多半就往原地飛。但若飛機飛遠了,執行單鍵回頭時,飛機以和起飛路線平行往回飛,很可能是會距起飛點很遠的,圖裡頭中間和右邊就是這個情況。另外,飛機的確會往回飛(雖然可能距起飛點很遠),但因為沒有GPS,飛機不知道在何處降落。換句話說,使用人得在回飛的某一點終止回飛、並且人為把飛機帶回某處繼續飛或降落。
所以,個人的看法,是把這項功能視為救急用。當飛機似乎飛到難以控制的地方時,不妨把飛機飛得高些避開障礙物,再執行單鍵回頭把飛機帶回起飛點附近,再人為操作(譬如用無向模式)把飛機降落或繼續飛行。
在左搖桿下方有兩個方向鍵,左方向鍵(在左邊)是進入或離開無向模式,右方向鍵(在右邊,見下面照片)就是進入單鍵回頭模式用,再按一次則離開單鍵回頭模式。
改變飛行速度
H823H有三個飛行速度:低速、中速、高速,出廠時是定在低速,但使用人可以隨時改變飛行速度。然而,在熟悉各項操作之前不要貿然進入中速或高速,因為飛機飛得快很容易就飛出可控制範圍,於是失去聯絡後的飛機可能掉落在難以找到的地方。
改變飛行速度是用左搖桿。開機時飛機是在低速,按左搖桿一次會聽到嗶嗶兩聲表示飛機進入中速;再按左搖桿會聽到嗶嗶嗶三聲,表示進入高速;再按一次則出現嗶一聲,表示進入低速。就這樣,按左搖桿就在中速-高速-低速這三者之間循環。
再提醒您一次,在熟練了低速飛行之前不要隨便進入中高速飛行,而且在中高速飛行時場地也得相對加大。
結論
以上是Snaptain H823H的介紹,因為是第一篇,所以在一些術語和概念上多寫了些,往後寫其它各篇時就請各位參考這一篇了。綜合起來,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優點
第一,穩定度高,有微調功能、讓操作者避免起飛後飛機亂闖的情況,而且螺旋槳保護良好、不容易摔爛。
第二,有無向模式,讓操作者不必擔心機頭方向而順利飛行,也可以讓操作者在無法判定機頭方向時把飛機帶回到可以掌控的位置。
第三,360度翻轉應該會吸引不少目光。
第四,個人覺得H823H的價格($30美元,不足$1000台幣)很合理,雖然盒子、飛機和遙控器的造型不很眩。
缺點
第一,電池飛行時間不長,約6分鐘上下。然而,這是這類型小飛機的一般問題,若要飛行時間長,電池就得大而且重,當然飛機也得大,馬達的出力必須跟着加大,於是飛機的價格也就水漲船高。所以,建議您在玩這類型小飛機時多買幾個電池和多電池的充電器。當飛機電池電量不足時,遙控器會發出嗶嗶聲,很好!不過,太多類似的嗶嗶聲卻常常令人搞不清楚是什麼狀況。
第二,這架飛機的操控距離(含高度)大約是不超過30公尺。但我發現有時十多公尺就可能逸出可控制範圍,而遙控器會發出嗶嗶聲(又是類似的嗶嗶聲!),所以最好不要把飛機飛得太高或太遠,不然可能會失掉飛機。
第三,這些小型飛機幾乎都使用很小的JST插頭和插座,把插頭插入插座還不困難,但要把插頭拔出來卻未必很容易,常得又搖又拔,一不小心很可能會把電線拉斷。前文提到,個人都用老虎鉗夾着插頭尾端拉出來。
第四,網上一些報導指出H823H有品質問題,但我手上的三架都沒有問題、飛得好好的。然而,這些便宜小飛機為了降低成本必然有能省就省的地方,所以運氣不好收到有瑕疵産品的機會是有的。手上一架H823H本來是買給小朋友玩的,但小朋友放在沙灘上飛,只飛一次好像馬達或機身內進了有些濕氣的細沙,這樣就陣亡了。或許清一清就可以再飛起來,但是因為價格便宜再買一架還省事些。
第五,H823H的聲音和其它小型機相比是大了一些。
總結以上的說法,個人的結論是:
Snaptain H823H是一架很穩而且螺旋槳保護得很好、很適合初學或小朋友的入門練習機,但它不太合適在有風的戶外飛行,因為飛機太輕而且馬達不夠力,一點微風很可能就會把飛機吹得難以操控。
最後,下面是Snaptain H823H的簡單規格。Snaptain的網址在此。
未經本人同意,請勿轉載轉貼本文任何片段,請尊重智慧財產(著作)權
引用方式:冼鏡光,一架小、穩、容易飛的玩具無人機:Snaptain H823H,DCView.com達人部落格(http://blog.dcview.com/article.php?a=Az8JbwFgCzRQMQ%3D%3D)
喜歡這篇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