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這篇文章嗎?
五旬節教會 (Pentecostal Christian) 也用這一段來証明耶穌的追隨者, 要能夠口說人不能懂的”方言”. 還有個”弄蛇教派” (Appalachian snake-handler) 也會引用這節經文, 至今他們都還手握毒蛇以展示自己對耶穌話語的信心, 他們可以握著毒蛇而毫髪無傷. 可惜現代有二位父子牧師, 都想要用這個來証明信心, 結果最後造成一死一重傷.
36
P6150058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就某個層面來看, 如果少了後面這幾節經文, 結尾就截然不同, 難以理解, 可是學者並不會因為這個考量就傾向於接受這幾節經文. 這幾節後人加上去的經文, 理由充足 (細節請參考作者其他著作), 幾乎沒有爭議. 兩份最古老且保存最好的馬可福音抄本上, 也都沒有這幾節經文. 另外, 書寫風格也迵異於馬可福音其他部分, 許多單字和詞彙在其他地方也找不到. 唯一的爭議是, 那麼原來真正的結尾是什麼?
37
P6150088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很顯然, 後來的抄寫者認為文章就這樣子結束會太過唐突, 這些門徒完全不知道關於耶穌復活的真理, 還有很多事情沒有交待完全, 所以自作主張地加了一整段上去.
38
P6150152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其實這種特殊結尾方式和馬可在其他主題結束的方式很像, 研究馬可福音的學者發現, 馬可時常強調那些門徒都沒有開竅, 不斷說他們不懂耶穌, (6:51-52, 8:21, 8:31-33, 9:30-32, 10:33-40) 和其他福音書不太相同. 更有趣的是, 只要有人知道耶穌的某些事情, 耶穌就會吩咐那個人要保持沈默. 也許馬可有意要透過這個突兀的結局來教育他的讀者, 讓他們停下來靜下心, 好好地吸口氣想一想, 然後問道, 什麼?
39
P6150261 by san ching, on Flickr
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