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這篇文章嗎?
ZOMEi 53英吋高輕型腳架
冼鏡光
December 30, 2019上線
這個腳架是廠商出錢買給我寫評論文的,特此聲明。
手上有不少個腳架,有架大砲鏡頭的、有一般用途的、有輕型腳架(一公斤左右或更輕)、也有桌上型小腳架。輕型腳架通常拿來和手機相配、甚至拿來架閃光燈,但是十多年來若干輕型腳架相繼陣亡,只剩下一個金色的Velbon MAX i 343E還健在、但也不太常用了,所有輕型腳架都一一被陸製的較低價格的碳纖維腳架取代,原因是我都用這些腳架在外出拍攝時架7英吋或9英吋外接顯示器、提高對焦的精確度,後以穩定度很重要。前些日子,ZOMEi的人希望我可以寫一篇有關這個腳架的評論、並且願意送我一個,心想這對我沒什麼損失、而且廠家也坦言不會干涉我寫的內容,於是就在Amazon上買了一個(廠方則退了錢給我),這就是本文的由來。
腳架簡說
腳架是裝在一個長條型的紙盒中,上面標了Professional Tripod字樣:
盒子一端上頭有ZOMEi臉書的QR、腳架顏色標示(黑色)和公司名稱(蘇州繽果網路科技公司):
紙盒中有腳架和三個配件,腳架是在一個袋子裡頭的:
下面是三份裝在小塑膠袋中的配件,上方た字型的是手機夾,它下方是藍牙相機快門觸發器、說明書以及腕帶,左邊的兩件是GoPro相機的腳架配件。因為我不用也沒有GoPro,下面的介紹就略過這一項。
下面是腳架。這個腳架有個三向雲台;腳架一共有四節,所以有三個鎖:
下面是三個腳架鎖,把它扳起來就可以把下方一節拉出來,所以這個腳架一共四節:
腳架尖端有塑膠套包住、防止滑動。我沒嘗試把塑膠套取下來(是否可以取下是個問題),試試腳架在不平滑表面(譬如沙灘、雪地)上的表現,不過到此為止似乎沒什麼問題。
ZOMEi這個輕腳架有中央柱,腳架有固定中央柱位置的支架、期望可以提高穩定度,但突際上是不足夠的,我們後面再談。
下面是腳架下方固定中央柱位置的支架。要注意的是,當把中央柱往上拉時,到某個程度後中央柱就會從支架的孔脫出來,於是中央柱就十分容易晃動了。
腳架一邊貼了品牌、型號和QR碼,上方紅色的東西是個夾藍牙快門觸發器的夾子,我們會在下一節介紹。
這是個三向雲台腳架。下面照片中,在後方的把手轉鬆後控制俯仰、前方較小的旋轉鈕轉鬆後相機可以左右迥旋、紅色那個轉鬆後可以拉出中央柱、在後方把手上方的鈕轉鬆後有90度旋轉角度把手機從橫拍變直拍。
三個配件
前面提過這個腳架有三個配件,GoPro腳架座(左)、手機腳架夾(上)、和藍牙快門觸發器(下):
手機腳架夾下方有孔可以裝上腳架,上方可以抽出來把手機夾進去,使用人透過三向雲台調整手機方位,下面照片是用iPhone X為例,其它手機使用方式相同:
手上另有一台iPhone 7 Plus,加上手機殼後也可以夾進去(見下面照片)。手機夾後方還有腳架孔,但是我從來沒如此用過,所以就不談了。
下面第一張照片是觸發器背面,左下角是電池室蓋子,這個觸發器需要一個CR2032電池。第二張照片是觸發器側面,它有一個開關、在上方是關閉、向下撥是打開。使用這個觸發器和使用其它藍牙設備一樣,需要先配對;完成後,在相機使用app時按觸發器前方的按鈕拍攝。觸發器正面有兩個按鈕,大的一個是給iOS(蘋果)機型用、小的一個是給Android機型用。
前面提過腳架上有個紅色的夾子,它是用來夾藍牙觸發器用的,請看下面的照片。
實際測試
收到這個腳架時此地已經下過場大雪,雖然後來出了太陽暖了些、而且雪也融了不少,但緊接著就是學期末、忙得很,稍有了空檔時又是連場大雪,所以出勤的機率不很高,但多少也累積了不少經驗。
廠商並沒有公佈這個腳架的最大載重量,但說是旅行腳架又有手機配件,想來最大載重量不會很高,至少只裝手機是絶對沒有問題的。我個人通常會帶些配件以備不時之需,所以就從外掛鏡頭開始。前些日子很便宜地買了一組用夾子夾在手機上的超廣角和望遠鏡頭(見下面照片),裝起來測試拍攝,因為不重,腳架不會晃。下面第二張照片中的鏡頭看起來好像很重,但事實上那個望遠鏡頭頗輕,腳架各旋鈕鎖緊之後似乎沒有晃動。
下面是透過BitPlay為iPhone X生産的機殼裝Zeiss Mutar 0.6x Asph這個極好的超廣角鏡頭,組合比較重,但腳架依然相當穩。
用來架一些輕型相機也遊刃有餘,下面是裝了一台Nikon 1 V2和32mm 1:1.2鏡頭的樣子:
接下來打算試一些「重」裝備。手上有不少多年前玩DC時留下來的外掛鏡頭,我挑了一個最重的:Nikon TC-E17ED 1.7x望遠鏡頭,手機殼是一個為iPhone X生産的Helium機架,這是個十分好用的機架,而Nikon TC-E17ED則是在當時外掛望遠鏡頭中最好的一個;單單Helium機架、加上Nikon TC-E17ED和手機iPhone X的重量就高達1,077g(一公斤出頭)、比腳架(573g)還重近一倍。
我把這個組合放在離鳥食約2m的地方、希望可以用藍牙觸發器拍攝鳥兒就食的照片,因為中央柱拉到頂後(53英吋、1.3公尺多一些)還不能和鳥食同高,於是只好再加一個簡單的球型雲台把高度墊高。
腳架是放在小花圃中的,下過雪而且冬天到了之後土壤已經鬆動,別提下方還有積雪、和微風,因此腳架穩定度很重要,好在是快門速度還足夠快(1/60秒),腳架在風中稍許晃動沒多大影響。
下面第一張是一隻啄木鳥(右)和一隻chicadee( http://blog.dcview.com/article.php?a=VGgGYgVgBTQMbA%3D%3D )就食的照片。因為手機距鳥食太遠,鳥兒的影像比較小,所以把中央部位的1600x1200裁下來,再縮成600x450,這就是下面第二張照片。
因為當時亮度不太夠,所以照片都稍許修了些(但非常少)。從這個例子看來,ZEOMEi這個腳架在中央柱完全拉出來並且加上約10公分高的球型雲台後,似乎可以撐得住1公斤多的重量(除非必要,個人不建議您這樣玩),當然快門速度不能太慢。
我手上還有一個Beastgrip機架 (見下方照片)和DOF Adapter MK2,本來想加一個50mm 1:1.4的鏡頭裝在這個腳架上出去拍攝,但因為這個組合沒有腳架孔、只能用機架上的腳架孔,因而整個組合會有頭重腳重的情況、而且三個旋鈕都得鎖得很緊,用起來很不方便,所以就打消了念頭。如果您要拍影片,往機架上加上麥克風、燈光等配件,這個腳架或許會承受不了。更重要的是,從地面傳來的震動(譬如在地板或塌塌米上走動)很容易就會從這些輕型腳架傳到它上頭的手機和相機,這一點是使用輕型腳架時得記住的。
結語
因為此地已經是大雪紛飛的季節,很難有機會外出拍攝,所以經驗差不多都是在室內拍靜物累積起來的。
第一,我發現這個腳架很輕(573g),綁在相機背包下方幾乎不會感覺到增加了重量(下面照片),很方便攜帶。然而,這也是本腳架(以及所有輕型腳架)的問題:很容易受震而晃動。手上有若干類似的腳架(Slik和Velbon),當地面有少許震動、就會沿腳架往上延伸而晃動相機,因而可能使照片模糊,這在近拍時更是如此。所以,在使用這類型輕腳架時應該讓快門速度愈快愈好。
第二,我覺得這支腳架的高度嚴重不足,前面已經提過了。這支只用一節、兩節、三節和四節時的高度分別是41.5cm、64cm、88cm和112cm,把中央柱全抽出來是135cm(見下表)。對一位成年人而言,使用135cm高度的腳架拍攝時,恐怕是得彎腰的,這是件很累的事;或許您會說不少其它腳架也這樣啊!我目前手上最輕的一個Velbon MAX i 343E(重996g、比這個ZOMEi重1.74倍,拿在手上就有點重量的感覺了),這是個十多年前生産給普通數位相機用的老腳架,在當時是很輕的。它在不伸出中央柱和完全伸出中央柱的高度分別是125cm和155cm,比這個ZOMEi高出不少,因為重了些、自然也比較穩。所以我才會說ZOMEi這個腳架不夠高,它的高度只適合青少年或小孩(台灣小六生的健康身高都已經是150cm)。
第三,還是腳架高度的課題。因為腳架高度不夠,在一般拍攝時多半會拉出中央柱,但縱使完全拉出中央柱高度也不過135cm,加上手機或小型相機恐怕也不到150cm、小六生的身高。用慣腳架的朋友應該知道,中央柱拉愈高腳架就愈不穩,連一般腳架都如此、更何況這個用手搖起來還會嘩啦嘩啦響的輕腳架。因此,如果您用這個腳架拍攝,最好避免拉出中央柱、而且也不要在腳架上裝重設備。
第四,這個腳架強調給手機這些輕型設備使用,但設計者似乎疏忽了不少手機用戶常見的近拍、特別是掛上近拍鏡頭時的微距攝影。手機上的近拍鏡頭常常得非常靠近被攝體,通常是距被攝體1cm上下(請參看此地手機配件系列 的文章),然而近拍卻是最容易發生震動(因為放大率高)的時機,所以腳架是有必要的。然而,用這個腳架裝了有近拍鏡近拍時您會很失望。三腳架接地的三個點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雲台就在這個等邊三角形的重心,它到一條邊的距離就差不多是鏡頭到被攝體的最短距離,因為再短的距離就會被腳架的腳擋住了。我算了下用一節到四節腳架時雲台中心到三角形一邊的距離,分別是12cm、18cm、25cm和32cm,對於近拍(不論是否用了近拍鏡頭)而言是毫無用途的;裝了近拍鏡頭後鏡頭到被攝體的距離通常不超過2cm,這個腳架更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因為這個腳架有中央柱,廠家不妨設計一個簡單的設備(不少腳架是有的),讓使用人把中央柱抽出來平放著用,這樣腳架就可以配合手機和近拍鏡頭拍微距了。
第五,這個腳架的確很輕、而且不貴(不足$30美元、或$900新台幣),但正因為價位低,有些部分就較高檔(較貴、較重)腳架來得弱,最重要一點就是各個旋鈕是塑膠製,旋轉不十分順暢(有點澀)、而且旋緊後再轉鬆時有點難。不過,腳架各節的鎖在開和關時都十分順暢。如果在出廠時,各旋鈕內部的螺紋都加上足夠的滑潤劑就好了。
第六,三向球台比較佔空間,而且調整時也比較費時,所以個人希望這個腳架的雲台至少有個選擇(三向球台或球型雲合),最好的情況是可以更換雲台,手上的輕型腳架(Slik和Velbon)都有個簡單的球型雲台。更好的情況是,雲台上還有快拆板。下面照片就是一個Velbon球型雲台和快拆板,這樣可以讓操作更順暢,當然價位可能稍高,但以一個使用人的角度來看還是值得的;或者是,腳架以不同組合方式出售、由購買者自選。
總之,ZOMEi的這個輕腳架很適合以手機為主加上若干外掛鏡頭拍攝的輕裝旅行,您可以把它掛在背包下方或綁在背包一側,因為重量不足600g,背上不會有太大的重量負擔。然而,這個腳架不太適合較重的器材、並且儘可能避免把中央柱拉得太高,以免容易產生晃動。隨腳架附送的手機夾雖然簡單、但足夠實用,快門觸發器也許會幫您省點錢。如果您要用較重的器材(麥克風、照明設備等),您最好買一個承載重量較高而且較穩定的腳架。
未經本人同意,請勿轉載轉貼本文任何片段,請尊重智慧財產(著作)權
引用方式:冼鏡光,ZOMEi 53英吋高輕型腳架,DCView.com達人部落格(http://blog.dcview.com/article.php?a=ADxXMVc3U2FUNw%3D%3D)
喜歡這篇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