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這篇文章嗎?
一架小、相當穩定而且有相機的玩具空拍機:Potensic A20W
冼鏡光
July 20, 2020上線
無人/空拍機系列的上一篇機型介紹 Snaptain H823H 在此
介紹過Snaptain H823H之後,我們談談Potensic A20W、一架有相機的玩具空拍機。Potensic也是一個大陸無人/空拍機品牌,大多數産品是中階和中階以下比較廉價的入門産品,我的第一架Potensic無人機是Potensic A30W、可以看成是本次介紹的A20W的放大版。玩了一陣A30W之後想試試入門版的Potensic A20(沒有相機的A20W),發現對入門者還不錯,於是就買了A20W、也就是本文的主角。
我對A20W的看法是,穩定度不錯,但操控距離只有15公尺(比Snaptain H823H的短)、一旦失控飛機會亂飛而一去不復返,用緊急降落功能時飛機可能會掉到不容易找到的位置;這類入門級空拍機的相機是聊勝於無,因為解析度只有640x480(但用iMovie剪接時因為沒有480p 的輸出選項而使用520p儲存結果)。有一次和小朋友在海邊玩A20(不是A20W),小朋友一樂、再加上海邊有微風,A20愈飛愈高、愈飛愈遠,最後是失去控制飛入小樹林,再也找不回來了。總之,覺得這架小飛機對新手和小朋友不錯,所以為文介紹,但慘痛經驗和小朋友的失望告訴我,最好在室內飛,室外的話應該要遠離樹木和池溏的大片空地上、在沒有什麽風的日子飛。另外,小朋友要習慣跟著飛機走(因為控制距離最多只有15公尺),不然飛丟的機會是很大的。
開箱
Potensic A20W Firefly的盒子不大,盒子上的飛機是黑色、但我買的是淺藍色(我的Potensic A30W也是淺藍色),盒子上有Firefly(螢火蟲)字樣。
打開蓋子就是這樣,一張警告字條:
把字條等掀起來會看到手冊:
手冊拿出來就是飛機了:
飛機是放在一個L型盒子上頭,盒子底下裝了遙控器、旁邊放了其它配件(充電器、額外電池、螺旋槳等):
這是遙控器,上頭有各按鍵的說明(我們稍後再解釋):
在小盒子裡頭有兩包配件:
照片上方是個裝手機的夾子,如果是不拍照片或影片(只是單純飛行),是用不著這個夾子的。照片下方是一些配件,它包含了一個小螺絲起子、一個小螺絲、四個備份螺旋槳、和一個充電器:
撞壞Potensic A20W螺旋槳的機會不太(因為都有罩子保護),但若壞了這四個就可以用來替換。下面照片中是其中兩個,一個標了A、另一個標了B;飛機上的螺旋槳標了A或B,因此我們只能用A換A、B換B,不同字母的螺旋槳是不能替換的。
充電器一邊是USB,另一邊是JST頭,它和上一篇介紹的Snaptain H823H的相同,當然缺點也一樣:
最後是手冊和一張黃色警示條,它是說起飛前、摔過飛機後都應該校正飛機:
無人機
下面是A20W的機頂和機腹,很明顯地四個螺旋槳周圍都有一個保護圈,不是很容易摔到槳葉的;這架A20W是淺藍色,其它至少還有黑色。機頂上除了Potensic這個品牌之外,還標了NAVIGATOR II字樣,究竟這是機型(可是盒子上卻印的是Firefly)還是有什麼意義就不清楚了。
接著是飛機前方。機身中央下方是相機,請注意到前方螺旋槳的標示,照片右方的是A、左方是B,這是更換螺旋槳時得注意到的(從馬達轉軸中稍許用力拔出來就行了),換錯了槳葉飛機就飛不起來了。
這是飛機後方,有開關和電池室蓋:
下面是近拍。開關往左撥是開、往右撥是關。電源開關下方的短突出橫條是電池室開關,往下按並且往下撥就打開電池室蓋,第二張照片是電池室打開後的樣子,一個電池是已經裝在電池室內的,但插頭並沒有插到插座裡頭。
下面是把電池抽出來的樣子,請注意到電池插頭上有一道長條突起,它得插到插座的槽裡頭,插反了可能會損壞插座中兩根突出的接頭。第二張照片是插入插座後的樣子。
下面照片大致上說明了Potensic A20W的大小,寛大約9公分、長約8公分、高約3.2公分(照片中沒有顯示);重量大約是25.8公克。這樣看起來,Potensic A20W比上次介紹的Snaptain H823H大一些、但卻比較輕,所以在有風的環境更難操控,是故在室內玩是比較理想的。第二張照片是Potensic A20W和Snaptain H823H的比較。
遙控器
下面是遙控器的正面和反面。在正面兩根搖桿中央是開關按鍵,它上面是指示燈;指示燈上方是個窄長方型槽,這是用來裝手機夾的地方,我們稍後會說明。第二張照片是遙控器反面,它只有電池室蓋。
電池室蓋用螺絲固定(照片中螺絲已經取下),向後拉可以取下電池室蓋,裡頭需要4個AA電池:
下面是遙控器前方,我們看到有四個按鍵。照片左邊兩個中標了上下箭頭的是單鍵起飛降落鍵,它右邊的是無向模式(headless mode)鍵;右邊兩個鍵中相機的是拍照片(按一下拍一張),最右邊錄影機鍵是拍影片用的(按下去開始拍攝、再按就停止)。後面討論操作時我們還會進一步講解這些鍵的用法,目前就先按下不表。
接下來我們談談如何用手機夾。首先提醒您,如果您只打算飛A20W而不拍照或錄影,是不需要用到手機的、當然也不需要這個手機夾。下面是這個手機夾,左邊部位插到遙控器的槽中,它右邊可以拉起來夾住手機:
下面是把手機夾插入遙控器槽中的樣子,千萬別搞錯方向。手機夾插入端的兩片塑膠會被稍許壓縮(見近遙控器部位)。當把手機夾推到底時小突出的部位會卡在遙控器底部(第二張照片),所以在取下手機夾時最好用手指把手機夾向內壓、同時往上拔才能把手機夾從槽中取出來。坦白說,個人並不喜歡這個設計。
手機夾裝好後就像下面的照片那樣。把手機夾上那片L型向上拉起,手機下側(橫放)卡在固定的L型突起、上側則卡在拉起來的L型突起下方,固定後就像是下面第二張照片。
操作:連結和校正
在起飛前(特別是摔過飛機後)都應該連結或校正無人機和遙控器。先裝好電池而且打開無人機的電源(開關在飛機尾部),這個時候飛機後方的燈會閃;接著再打開遙控器開關(在Potensic這個字上方的按鍵),按鍵上方的燈也會閃。把左搖桿向下撥、再放開,當飛機和遙控器上的燈不閃而常亮、遙控器發出嗶聲,飛機和遙控器的連結就完成了。要注意的是,先開遙控器或先開無人機的效果一樣,手冊上是說先開遙控器,但個人總是習慣先開無人機。
若無人機失控或摔機,通常接下來就會很難控制,所以就需要校正了。校正的意義在於修正飛機上的陀螺儀,這得在把飛機和遙控器的控制頻率連結之後進行,作業很簡單:把右搖桿向右下方撥再放開,於是飛機上的燈會很快閃動,這表示正在校正陀螺儀,校正完成後飛機上的燈就回到常亮的狀態。
我的建議是:每次連結後都進行校正,以免飛機失控而亂飛而不知去向。
操作:起飛和降落
校正完後就可以起飛了。最簡單的起飛方式就是用起飛降落鍵,這是遙控器右前方靠外側標了上下箭頭的鍵;首先得站在飛機的正後方,按起飛降落鍵後飛機上的馬達會轉、接著就起飛,並且停在1.2公尺的高度。
當飛機起飛後,再按起飛降落鍵時,飛機就會就會垂直往下飛降落;要注意的是,降落的程序是以按鍵時飛機的位置為準、以垂直方向往下飛直到落地為止。在這個「自動」降落的模式下,不要動遙控器上的左搖桿,因為這會讓自動模式失效。
如果情況緊急,可以按住起飛降落鍵1秒,於是飛機的螺旋槳立即停止轉動、因而會直直地掉下來,在這個情況下因為飛機沒有動力而失控,得小心飛機掉到人群中砸傷人、或是掉到水裡或找不到的地方。我的建議是:如果能夠,就把飛機飛到安全的地方(譬如用無向模式)再用自動降落方式;如果做不到而得緊急降落,至少也得找個空曠人到得了的地方(譬如草地)才讓飛機摔下來,然而您是得冒摔壞飛機的風險的,而且飛得愈高地面愈硬、摔壞的機率就愈高。另外,摔過飛機之後記得校正陀螺儀,不然下次飛機一起飛就會失去控制,追不回來了。
如果不嫌麻煩,您也可以自己控制飛機起飛和降落。首先得讓飛機上的馬達轉動,把遙控器上的左搖桿往右下角撥、同時也把右搖桿往左下角撥(見下圖)馬達就會轉動,把左搖桿往上推飛機往上飛、往下撥飛機下降。
飛行模式:以飛機頭方向為主(有向模式)
飛機頭有相機已如前述。傳統的操控方式是以飛機頭的方向為準,這就和開車一樣,但是開車只有前進、後退、左旋、右旋四個基本動作。然而,四馬達的無人機卻有八個基本動作:上昇、下降、左旋、右旋、前進、後退、左移、右移,因此上昇、下降、左移、右移就是比開車多出來的部份。上述的8個動作平均分派到兩個搖桿上、每根搖桿控制四個動作。左搖桿控制上昇(往上撥)、下降(往下撥)、左旋(往左撥)、和右旋(往右撥)。這四項操作和機頭方向沒有關係。
上昇和下降不用多說,左旋和右旋並不是駕車時的左轉或右轉,而是以飛機的中心為中心的向左旋轉(原地向左轉)和向右旋轉(原地向右轉)。右搖桿的操作就和機頭的方向有關了,所以才叫做有向模式、這指的是操作是以飛機頭的方向為準。在有向模式下:右搖桿往上撥使飛機沿機首方向前進、往下撥使飛機沿機首反方向前進(也就是後退)、往左撥使飛機沿機首的左側平移(要注意的是機首方向不變)、往右撥使飛機沿機首的右側平移(要注意的是機首方向不變)。所以,使用右搖桿操作時機頭到機尾的直線是平行的,要改變機首的方向得用左搖桿的左撥(機首左旋)或右撥(機首右旋),當然這就改變了機頭到機尾直線的方向。
如果機頭指向西南方,把右搖桿往上(下圖紅色箭頭)撥、飛機向前(西南方向)飛;往下撥(藍色箭頭)、飛機往後(倒、東北方向)飛;往左撥(黃色箭頭)、飛機往左(東南方向)飛;往右撥(青色箭頭)、飛機往右(西北方向)飛。請注意,不論右搖桿往哪個方向撥、飛機往哪個方向飛,飛機頭永遠指向西南方。
從這個例子看來,在有向模式下,操作者最好站在飛機後方、而且隨時注意到機頭的方向,才能準確地操控飛機。要不然,飛機看起來會有不聽使喚的「感覺」;好比說,若機頭正對操作者,於是右搖桿下撥希望後退(或上撥希望前進),肉眼看來飛機似乎是在前進(或後退)。同理,右搖桿往左(或右)撥希望飛機往左(或右)平移,但肉眼看來卻是往右(或左)移。
在近距離時分辨機首何在並不困難,但這些無人機的形狀幾乎是對稱的,飛得高或飛得遠時機首何在就是一個有相當挑戰的問題,所以無向(headless)模式於焉而生。
飛行模式:以操作者方向為主(無向模式)
無向模式,指的是飛機沒有機頭的指向(所以叫做headless),飛行的方向是以操作者的方向為準。因為四個螺旋槳的無人機從下方看起來是個對稱的型狀,大致上就是一個長方形的機身和四個伸出來呈X狀的支架,而且從上一節的討論我們了解到用右搖桿可以把無人機飛到同一平面上的任何位置(但機首方向不變)。所以,無向模式善用了這一頂特性。要注意的是,飛機出廠時的約定是有向模式,因此使用人按無向模式鍵進入或離開無向模式。
簡單地說,在無向模式之下,不論實際機頭的指向,操作者面向的方向就是前方(機頭方向),反方向是機尾;操作者的左(或右)方是無人機的左(或右)方。所以,無人機是沒有自己的機頭方向,而「機頭」的方向就是操作者面對的方向、不論無人機的機頭指向何方。
使用無向模式之前得先讓飛機昇空(記得在地面上時機頭朝前、人站在飛機正後方),而且飛機得在遙控器正前方。按遙控器右搖桿下方內側的無向模式鍵(見下面照片)進入無向模式,再按一次離開無向模式。進入無向模式後,遙控器會發出嗶嗶兩聲。
進入無向模式之後,把右搖桿向前、向後、向左、向右撥時,飛機就以使用人的方向向前、向後、向左、向右飛,不管飛機頭指向何方。
我們回到上一節中機頭朝西南方的例子,如果在這個時候進入無向模式下操作,情況會如何呢?請看下面的圖,機頭仍然指向西南方;從圖可以看出,飛行的方向和右搖桿撥動的方向吻合。因為在無向模式下,飛機的飛行方向就是操作者的方向,所以若把右搖桿往前推飛機就以操作者的前方飛,若操作者面向北方,飛機就向北方飛;把右搖桿往後撥,飛機向南方;把右搖桿往左或右撥,飛機往西或東飛。在操作時,不論是在有向還是無向模式,機頭的方向是不變的,以下圖而言,機頭都會一直指向西南方。
無向模式很有用。當飛機飛得高或飛得遠、或是分不出機頭指向何方時,操控就有點困難了。這個時候不妨進入無向模式,用右搖桿把飛機飛到可以分得出機頭之後,再離開無向模式把飛機帶到期望的地方。當然,如果習慣飛無向模式,在起飛後就進入無向模式飛行,還是相當方便的。
最後,再按一次無向模式鍵離開無向模式,這時遙控器會發出嗶嗶嗶三聲,表示操控已經離開無向模式而回到有向模式,操作人得依機頭的方向操控。
微調
左搖桿也充當微調鍵。在雙手放開遙控器不操縱飛機時,若飛機會自行左右轉或前飄、後飄、左飄或右飄,那就得微調了。微調的方式很簡單,按下微調鍵(左搖桿)不放,若飛機向前、後、左、右飄,就把右搖桿向後、前、右、左撥(向飄移的反方向撥),直到飛機不再向該方向飄為止。有時候,輕撥右搖桿若干下就行,若把右搖桿往某個方向撥而不放開,就可能産生矯枉過正的後果,把飛機變得往反方向飄移了。微調完後放開微調鍵(左搖桿)。
微調飛機自行左右轉的手續是一樣的。按住微調鍵(左搖桿)不放,
喜歡這篇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