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Descanso Garden 日本花園中的一景,比起紅色的橋,筆者覺得更有氣勢呢 最近去逛了 Los Angeles 的 Descanso Garden,離市區不遠,開車大約20分鐘就可到達,花園佔地150英畝,逛一圈大約2小時左右也十分足夠。為什麼會想去?主要還是為了「花」畢竟現在是春天,是很多種花盛開的季節。 ↑園區地圖,大略主要可看的區域是日本
↑這是Descanso Garden 日本花園中的一景,比起紅色的橋,筆者覺得更有氣勢呢 最近去逛了 Los Angeles 的 Descanso Garden,離市區不遠,開車大約20分鐘就可到達,花園佔地150英畝,逛一圈大約2小時左右也十分足夠。為什麼會想去?主要還是為了「花」畢竟現在是春天,是很多種花盛開的季節。 ↑園區地圖,大略主要可看的區域是日本
▲這顆 Panasonic Leica DG15mm F1.7 有令你心動嗎? M43的輕巧好鏡頭真是多且划算,這也是Panasonic / Olympus M43體系最大優點之一,在M43體系中有Leica之名的鏡頭至目前為止共有四顆,這顆PanasonicLeica DG15mm F1.7 就是最新的一顆,等效30mm F1.7加上輕巧的體積,合宜的價格顯得十分誘人,類似焦段大約就是
關於縮時攝影,筆者已經分享過「縮時攝影基礎篇」及「縮時攝影拍攝流程篇」,已經有一個大致的輪廓,但如果有外出實拍,會發現有不少實戰上的疑問,這一篇筆者整理一些常見的問題與大家分享。 ▲題外話,透過縮時的輔助,一次要控制很多台相機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以一次獲得不同角度的系列照片 XD 續航力問題? 一段縮時攝影的照片拍攝下來很可能至少達400-600張照片,電力會是一個問題,不過縮時攝影
▲這是近期筆者去Hollywood Hiking至頂時拍的全景照,用ICE 2.02處理... 筆者相信如果對全景照片有興趣的攝影朋友,或多或少應該有聽過微軟出的「冰塊」(ICE),哎,那其實是 Image Composite Editor三個字的簡寫,從幾年前開始至現在一直都是筆者處理全景照的主力工具之一。大約在上週,四年不見更新的ICE,突然更新了,而且版號由 1.4.4 一跳就到
上一回筆者為大家介紹了縮時攝影的一些基礎,現在開始進入拍攝流程及相關考量點的部分。 基本縮時攝影拍攝流程 ▲整體來說,筆者在考慮縮時攝影的相關流程大約可以解拆成如上的步驟,接下來將為各位一步步的解析... 拍攝流程一:收集資料 一個好的縮時攝影拍攝計劃和一般的攝影一樣是從收集資料開始,不過除了注意那些地方可以構圖之外,其他的重點在於要了解現場可能有那些會「動」的題材,對於縮時攝影而
記得很久之前,筆者曾撰寫過一篇關於縮時攝影的教學文章《台北•中正•微速度攝影•拍攝教學》,以及在DCView錄影了一段《簡單3步驟學會縮時攝影》,時至今日,縮時攝影又有很多新觀念及相關技術的更新,所以讓筆者重新從觀念、器材、拍攝手法及後製方式來一個大整理,為各位同好來一回有趣的縮時之旅。 ▲這段是筆者這幾年拍攝的縮時攝影集合,後期筆者也開始拍攝所謂的超行攝影 (Hyperlaps
▲最近收到的玩具 - Moto 360 真是太有趣味性了... 這隻新玩具真的頗吸引人,一開始朋友看到盒子還以為這隻只是隻普通的手錶,殊不知他有趣特殊之處... 這絕對可以說是現代科技、藝術結合的穿戴式的有趣產物,筆者還是用換臉王來形容這隻錶好了... XD 拜科技的進步,現在的晶片越做越小,功耗表現也較過去大有改善,所以才能看到一大票的穿戴式行動裝置出現,智慧型手錶也許已經不是什麼新
剛剛才發現,原來筆者近期的兩本新書:「用實拍挑戰 GX7 x GM1|達人傾囊相授的實戰秘訣」及「口袋神器Ricoh GR|功能解析x實拍技巧x達人分享」在Google Play中都有上架了喔,感謝出版社! 如果是使用Panasonic或Ricoh GR的朋友,想知道更多相機操作、技巧,還沒買實體書,也不妨看看電子版喔。 所以在Android或IOS中只要有Google Play圖書的朋友,
近期正式在美國生活了一陣子後碰到以前從來沒有過的節日 - 萬聖節,在美國這可是大節日呢,朋友的公司在萬聖節那天甚至還提早幾小時讓員工下班回家趕緊佈置!(真爽) 一開始,筆者連萬聖節是什麼玩意都不知道呢,只知道有很多南瓜及鬼怪打扮的玩意... 後來查了Wiki才知道原來萬聖節和中國的鬼門關有類似的意義呢,摘錄Wiki中的解釋如下: 萬聖節與聖誕節一樣都是來自於天主教對其它文化的節日的吸收和重新詮
▲上半部及下半部差異其實頗明顯,點擊看大圖就知道 ▲筆者裁切100%給各位看看,去雜訊前後的差異應該有夠大了吧? 前言 雖然感光元件不斷的進步,但在弱光,需要使用高感光度時的雜訊表現仍還仍有進步空間,全片幅相機的表現當然相對的不用擔心,但對於一般使用者使用微單眼、小相機,甚至是手機,在感光度 ISO 800、1600以上時的表現仍屬差強人意,一般的單張圖片去雜訊處理軟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