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冠水雞 [英名]:Black coot [學名]:Fulica atra [科名]:雁鴨科 [別名]:水鴐令、過塘雞。 [特徵]:體長38cm。身體黑色,嘴是白色,腳的顏色暗綠。浮泳在水面上前進時,頸部會前後擺動。 [習性]:於低山區或平地,經常棲息於水田或水邊、河川堤上草叢中。在水上,或潛泳時採食水中植物。 [分布]:分布於亞洲、歐洲、非洲和南北美洲。
白冠水雞 [英名]:Black coot [學名]:Fulica atra [科名]:雁鴨科 [別名]:水鴐令、過塘雞。 [特徵]:體長38cm。身體黑色,嘴是白色,腳的顏色暗綠。浮泳在水面上前進時,頸部會前後擺動。 [習性]:於低山區或平地,經常棲息於水田或水邊、河川堤上草叢中。在水上,或潛泳時採食水中植物。 [分布]:分布於亞洲、歐洲、非洲和南北美洲。
羅紋鴨 [英名]:Falcated Teal [學名]:Anas falcata [科名]:雁鴨科 [別名]:扁頭鴨、羅文鴨 [特徵]:體長48公分。體型矮胖厚重,頭部比例較大,喙、腳為黑色,飛行時可見暗綠色翼鏡,上下緣為白色。雄鳥繁殖羽頭至後頸為紫褐色,額部有一白點,眼周圍為暗綠色大塊延伸至頸側;喉至前頸為白色,中間有一橫條黑帶,背部為灰色,三級飛羽長而下垂呈鐮刀狀,突出尾部;胸部
白腹秧雞 [英名]:White-breasted Water Hen [學名]:Amaurornis phoenicurus [科名]:秧雞科 [別名]:白胸苦惡鳥 [特徵]:體長39公分。腹部與臉頰大面積的白色羽毛,從臉部脖子到胸部皆為白色,而下腹部和尾下覆羽則為紅褐色,有長腳趾、短尾巴而嘴和腳皆為黃色,身 體兩側則稍為扁平使得更容易穿越蘆葦和矮樹叢。公母鳥外型相似,但亞成鳥就較為
冠鸊鷉 [英名]:Great Crested Grebe [學名]:Podiceps cristatus [科名]:鸊鷉科 [別名]:鳳頭鸊鷉 [特徵]:體長56cm,下體近白色,上體灰褐色。翅短,尾羽退化或消失。足位於身體後部,有蹼,爪鈍而寬闊。繁殖羽上頸有紅褐色及黑色鬃毛狀飾羽。 [習性]:棲息
桑鳲 [英名]:Japanese Grosbeak [學名]:Eophona personata [科名]:雀科 [別名]:黑頭蠟嘴雀 [特徵]:體長23cm,黃色的嘴碩大,雄雌同色。似雄性黑尾蠟嘴雀但嘴更大且全黃,臀近灰,三級飛羽的褐色及白色圖紋有異。初級飛羽近端處具白色的小塊斑,但三級飛羽、初級覆羽及初級飛羽的羽端無白色。飛行時這些差異均甚明顯。幼鳥褐色較重,頭部黑色減少至狹窄的
白背鷚 [英名]:Petchora Pipit [學名]:Anthus gustavi [科名]:鶺鴒科 [別名]:北鷚 [特徵]:體長15公分,背部灰褐色,左、右各有兩道黃白色的縱紋,胸部為淡黃色,胸及腹有數列黑褐色縱斑,大多單獨行動,活動相當隱密 白背鷚的公母鳥羽色相同,嘴喙為暗褐色,具白色眉線,腳黃褐色。 [習性]:棲息於河灘、海濱、灌木叢及田野、林緣地區。 [分布]:前蘇
台灣特有種野鳥 台灣山鷓鴣(深山竹雞)/藍腹鷴/黑長尾雉(帝雉)/台灣藍鵲/台灣擬啄木(五色鳥)/烏頭翁/白耳畫眉/台灣叢樹鶯/冠羽畫眉/台灣紫嘯鶇/台灣白喉噪眉(白喉笑鶇)/台灣畫眉/台灣噪眉(金翼白眉)/火冠戴菊鳥/大彎嘴/小彎嘴/栗背林鴝/台灣鹪眉(鱗胸鷦鷯)/紋翼畫眉/灰頭花翼(褐頭花翼)/黃山雀/黃胸藪眉(藪鳥)/棕噪眉(竹鳥)/台灣朱雀(酒紅朱雀)/繡眼畫眉/赤腹山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