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228連假,去中部輕便的玩玩繞繞。 這次就帶Sony NEX-5 + 剛買的PENTAX DA轉接環,以及DA15mm, DA40mm兩鏡。 這DA轉接環是網路上買的便宜貨。雖然光圈可以調整,但感覺光圈調整環有點鬆,其他部分有點哩哩拉拉,實在談不上質感,就僅是把鏡頭接上去而已。 另外買了一個Sony 的閃燈延長器 FA-EX1S,這東西我很早就想買了,主要是延伸NEX小閃燈的高度
趁著228連假,去中部輕便的玩玩繞繞。 這次就帶Sony NEX-5 + 剛買的PENTAX DA轉接環,以及DA15mm, DA40mm兩鏡。 這DA轉接環是網路上買的便宜貨。雖然光圈可以調整,但感覺光圈調整環有點鬆,其他部分有點哩哩拉拉,實在談不上質感,就僅是把鏡頭接上去而已。 另外買了一個Sony 的閃燈延長器 FA-EX1S,這東西我很早就想買了,主要是延伸NEX小閃燈的高度
來看看這支也算銘鏡的ZEISS BIOGON 21mm/2.8 T*。 這支實在有點貴,美國要賣到USD1300.- ,但手感沉穩、用料紮實,握在手上就是一個” 啊!!~這才是鏡頭!~” 的感覺。 有一說,舉凡鏡頭,表現最好的光圈多半是最大光圈以上兩級(假設最大光圈是2.8,那表現最好的應該就是5.6左右)。 個人在使用這支鏡頭的時候,似乎印證了這
由於不小心蒐集了一些鏡頭,覺得擺著也可惜,就買了一些轉接環來接著NEX-5用看看。 目前買來的轉接環大約有NIKON G, PENTAX DA, LEICA M, MINOLTA AF (SONY)這幾款。 各廠牌的鏡頭在各自的機身上,表現各異。但如果將變項侷限在單一機身上,各廠牌鏡頭的差異就變得明顯了。 先來看看SONY DT 3
漢口街的老闆很好心的幫我留了一套NEX-5,這在全台大缺貨的氛圍中,讓小弟覺得自己有那麼一點點小殊榮,可以拿到一機兩鏡。 這台大家開箱開到煩,開箱就跳過。來分享一下新的玩法。小弟習慣往山上跑,拍些微距生態。拍微距,打光是很重要的,之前用NX10還可以外接閃燈,這NEX-5只有特殊規格的閃燈插座配上一隻弱雞小閃,遮光罩還會擋到。要怎麼打出之前跳閃+柔光的效果以方便拍生態呢??稍微思考了一下,用
經過數天上網做功課,不只是朋友認為,連我自己都以為自己會買5D II 來做我人生的第一台全幅數位機。畢竟高ISO低雜訊、充足的配件(連手把都有副廠)、錄影…..等等功能,實在誘人。 但一個機會試拍之後,最終還是把A850帶回家,所持的理由是---- 1.要玩就玩特別的。 2.已經受夠了CANON 系統,好不容易跳出來,不必再跳回去了。 就這樣,抱了一機一鏡(SAL2470
最近鬼迷了心竅,想試試全幅的機子有何特色。 可動用的資金固定,剛好就是Canon 5D II KIT 或是 Sony A850 + ZA24-70 的組合擇一。 少不了的網路功課,但看得再多總不及親自握機試拍。 感謝”色溫5500K”的店長借摸A850 DM機,還試拍了幾張。由於鏡頭有限(Sony 50mm/F2.8 Macro)、時間有限(幾分鐘,還來不及設定相機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