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錐體其實跟車圓差不多,只不過是小拖板要調角度,並且由小拖板進給車削 最難的是角度的調整,我們可以用簡單的治具來達到我們要的角度。 鏡筒為了美觀及方便手握, 在接近相機端往往都會用錐體來減小鏡頭的直徑, 以銜接相機. 下一篇我將發表用簡單的治具來車莫氏錐度的方法 調好小拖板角度 合上自動進給開合手柄,防止大拖板走動 中拖板控制進刀量 小拖板進給車削 完成車錐體
車錐體其實跟車圓差不多,只不過是小拖板要調角度,並且由小拖板進給車削 最難的是角度的調整,我們可以用簡單的治具來達到我們要的角度。 鏡筒為了美觀及方便手握, 在接近相機端往往都會用錐體來減小鏡頭的直徑, 以銜接相機. 下一篇我將發表用簡單的治具來車莫氏錐度的方法 調好小拖板角度 合上自動進給開合手柄,防止大拖板走動 中拖板控制進刀量 小拖板進給車削 完成車錐體
車內孔, 擴孔類似車外圓. 但用的刀不一樣, 需要用到內孔車刀. 內孔要車台階亦同, 唯車特殊台階,凹槽, 就必須自己磨刀了. 中拖板, 調好進刀量 大拖板以等速前進切削 最後二刀精車
端面與圓的切面形成90度角, 觸感不佳並且容易造成傷害. 因而我們就把工件倒角成鈍角或圓角 合上自動進給開合手柄, 利用螺紋煞車, 固定大拖板以避免晃動 小拖板調好正確位置 中拖板慢速進刀車削 60度倒角刀, 倒出60度的鈍角, 如果要不同角度只需調整車刀架即可, 轉速要調的比車圓時慢 倒角完成
端面要車的亮, 需要把車刀磨好, HSS車刀容易磨損, 建議使用合金車刀或刀粒的車刀. 要加點機油可以增加光潔度 加快轉速, 小進刀量, 慢速進刀是光潔不二法門 右手刀, 車刀輕觸端面, 中拖板退刀 合上自動進給開合手柄, 利用螺紋煞車, 固定大拖板以避免晃動影響車端面 小拖板控制切削進刀量 中拖板慢速進刀車削, 由外往內車, 車完迅速倒車
練就車圓的基本功, 就可以延伸到車台階. 本質上, 車台階就是在車圓. 不同的地方只在車不同直徑的圓而已. 右手刀, 車二級台階範例 用中拖板控制車台階的深度 用大拖板進給車圓
車圓, 是入門車床要學的基本功夫. 重點在進刀量,進刀速度與轉速. 根據不同的物件材質及所使用的車刀種類而有所不同. 通則是材質愈硬,直徑愈大, 進刀量要愈小, 進刀速度要愈慢, 轉速也要愈慢. 高速鋼HSS車刀要比起合金刀, 刀粒刀, 進刀量小,進刀速度慢, 轉速慢. 也就是說效率會比較差. 直徑大的物件, 在相同轉速下, 由於切線速度會比直徑小的物件快. 因此在實務上, 切削相同材質
要在車床上闖蕩, 殺出一條血路. 必須具備的江湖六把刀, 用刀粒加上刀桿. 你將可以打通任督二脈, 增加何止一甲子功力. 寶劍配英雄, 沒有寶劍英雄也會變狗熊. A. 倒角刀 B. 右手刀, 車圓, 車端面, 車台階, C. 左手刀, 車圓, 車端面, 車台階, D. 內孔撐刀, 車內孔, 擴孔 E. 公制60度內螺紋車刀 F. 公制60度外螺紋車刀 英制內,外螺紋車刀的角
車刀有幾個重要的面與角度是我們磨車刀時要知道的, 用講的如天馬行空, 很難搞的清楚, 我畫了幾張圖看圖說話, 比較容易了解 藍色 : 主後刀面 紅色 : 副後刀面 棕色 : 前刀面 綠色 : 實用上因為平行於基面, 我們可視之為基面, 以方便解釋車刀 紫色 : 實用上因為平行於切削平面, 我們可視之為切削平面, 以方便解釋車刀 A : 刀鼻, 刀尖 ( 刀鼻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