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過中部航道的潛點後,基本上大家的位置應該非常接近或已經到達科莫多島了,一般船宿的行程,當然會安排登上科莫多島上;要親眼目睹科莫多龍(Komodo Dragon),其實除了科莫多島外,在林卡島也有兩處科莫多龍的生活圈,因此去那一處觀龍,視乎行程及實際人潮而決定,事實上登島觀龍都會由當地的專業導遊帶領、講解和防範,由於科摩多龍是肉食性的猛獸,而且帶有毒性,因此導遊們都手持一根好像牧羊杖的長棍,用來推
玩過中部航道的潛點後,基本上大家的位置應該非常接近或已經到達科莫多島了,一般船宿的行程,當然會安排登上科莫多島上;要親眼目睹科莫多龍(Komodo Dragon),其實除了科莫多島外,在林卡島也有兩處科莫多龍的生活圈,因此去那一處觀龍,視乎行程及實際人潮而決定,事實上登島觀龍都會由當地的專業導遊帶領、講解和防範,由於科摩多龍是肉食性的猛獸,而且帶有毒性,因此導遊們都手持一根好像牧羊杖的長棍,用來推
由香港出發到科莫多,幾乎都是經過峇厘機場(DSP)或雅加達機場(CGK)轉機,再經由內陸機飛到科莫多機場(LBJ),由峇厘出發的話機程大約75分鐘左右;科莫多機場是個小機場,座落在弗洛勒島(Flores)上,出境大廳簡陋,正在營運的商舖寥寥可數,因此大家如果需要辦理上網卡的,強烈建議在峇厘或雅加達先處理好;然而機場雖小,卻有大量遊客集結,不管是前來潛水的或是慕「龍」而來的,擠滿了機場出口。
有關注筆者的潛友,應該知道筆者於潛水這項運動,最初是啟蒙於朱翁主持的旅遊紀錄片《深海獵奇∼帛琉之旅》(前文請見:彩虹的國度《帛琉》),原來當年這部紀錄片尚有第二輯,《勇闖恐龍島》,內容主要是介紹未被開發的科莫多島(Komodo Island)上的科莫多龍(Komodo Dragon),由於對史前恐龍的憧憬,這輯紀錄片在當年播出時也引起熱烈的討論,而筆者因為對第一輯介紹帛琉的著迷,當然也有坐定定的觀
大錘頭觀鯊團基本上不會去比米尼的觀光潛點,潛店會按過去幾天牠們出沒的經驗去決定下水位置,潛點大都是距離海岸5至10分鐘內的地方,而且必定要選擇平坦的白沙地,以便導潛和防鯊員(在水下團友後方「站崗」監視鯊魚動態)能夠毫無阻隔,一目瞭然鯊魚出沒的情況,潛點深度會選定在8至9米,避免升水時要花時間做安全停留(周圍也有鯊魚在迴游呀)。 觀鯊團每次是包兩枝氣樽下潛的,但跟正常的潛水流程有相當大的分別,
【寫在五級颶風多里安(Dorian)吹襲巴哈馬的當下,祝願比米尼的朋友平安大吉】 抵達拿騷機場,發現它頗具規模,在出入境櫃檯甚至有樂團即場奏樂歡迎旅客,當然啦,畢竟是旅遊大國嘛;機場內外都沒有電訊商的攤位賣上網卡,原來一般歐美客都會採用「巴哈馬漫遊套餐」,因此沒有太大的需求,但無論如何,千萬不要待到比米尼才搞,因為小島上更加缺乏資源。 幸好在機場內的小賣店能夠代辦上網卡,現時巴哈馬有兩家本
十個潛客,有十個都希望潛水時能安全地親眼目睹鯊魚,不少人甚至視之為潛水的終極目標,而在云云鯊種中,又以長尾鯊、鯨鯊和錘頭鯊(雙髻鯊)最受傾慕;長尾鯊和鯨鯊現時都有固定潛點可以找到,可謂比較易見,反而錘頭鯊長期生活在深海海域,又生性害羞怕人,實在不容易遇到,就算有幸遇上亦可能只是「驚鴻一瞥」,超難拍出心水照片,就是近年大熱的潛點Galapagos,也不保證能看到。要有足夠把握近距離看到錘頭鯊,世上原
千辛萬苦死纏爛打取得了登島配額,究竟這個常駐世界十大最佳潛點,又有「海龜之鄉」稱號的詩巴丹,有甚麼吸引之處呢?除了文首提及的水清沙幼外,最重要的一定是物種的多樣性,如前文所說,這範圍內的物種要大有大,要小有小,海龜魚群(甚至龜骨)都有,真是一次過滿足晒所有願望。惟大家應該注意的是詩巴丹是四面環海的孤島,風浪海流並無屏障,屬於高級組的潛點,大家切記量力而為,安全至上。 Barracuda Po
馬布原本是一條漁村,在90年代開始受到潛水客的注意,源於靠近詩巴丹的關係,成為了當然跳板,大部份村民仍舊從事捕魚和製造海產制品,小部份則從事潛水旅遊相關的服務行業,走在村內,不難會看見村中仍保留著純樸的漁村風貌和生活方式,未有受到旅遊業的侵蝕;村民大多來自菲律賓南部島嶼的移民,當中雜居著被認為是最後的海上游牧民族-巴瑤族(Bajau Laut),他們以徒手潛水捕魚為生,被稱為「海上吉普賽人」,現時
位於馬來西亞的詩巴丹(Sipadan)對潛水發燒友來說並不陌生,她不單是每年「世界十大最佳潛水地點」選舉的榜上常客,擁有冠絕亞洲區的水質和能見度,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在世界上亦是名列前茅;加上交通便捷,飛機航線眾多,旅遊配套完善,就連住宿以至飲食也都可以自由選擇,豐儉由人,成為不少潛客的潛水清單上必去朝聖的一個熱點,可是近廿年間這個地方有不少負面和令人震驚的事件發生,主權爭議、海盜綁架、潛水意
布納肯島擁有綿延25公里長的海底斷層和珊瑚礁,潛點差不多全是直上直下的斷崖壁潛(Wall Dive),好些潛點甚至是深不見底的,因此對大花自身的昇降和中性浮力的掌握要求頗高,相比起藍碧海峽無風無浪的入門環境,這裡比較適合稍有經驗的大花遊覽,而如果是玩潛攝的,更要有「單手操機」的覺悟,因為往往一手用來抓住岩壁頂流,另一手就要完成整個拍攝動作,細機比較輕便還好,大單反機就真的叫救命,當時真的恨不得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