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果你是入門玩家對你的入門鏡散景很不滿,又或且你對神秘的反射鏡,環形散景很感興趣, 這文章可能幫到你 準備功夫 要拍出環形散景,在器材準備方面,除鏡頭和相機之外,首先只要剪個約*7MM大小的圓形紙圈 (黑色白色均可)這次示範我選用白色的,方便大家清楚看見紙圈 *這個約7MM紙圈大小係針對入門鏡EFS18-55用而設。 紙張方面我多數用唔要既A4紙或過期的
前言 如果你是入門玩家對你的入門鏡散景很不滿,又或且你對神秘的反射鏡,環形散景很感興趣, 這文章可能幫到你 準備功夫 要拍出環形散景,在器材準備方面,除鏡頭和相機之外,首先只要剪個約*7MM大小的圓形紙圈 (黑色白色均可)這次示範我選用白色的,方便大家清楚看見紙圈 *這個約7MM紙圈大小係針對入門鏡EFS18-55用而設。 紙張方面我多數用唔要既A4紙或過期的
拍攝月亮需要什麼設定和鏡頭?手持不用腳架拍攝可行嗎? 這是很多未拍攝過月亮的朋友的疑問。近年普遍數碼相機像素也高達到一千至二千萬像素,就算把月亮拍得不夠大也可栽切放大 (Crop) 出來,栽切出來的月亮大小就視乎鏡頭的焦距和相機的像素,一般栽切放大四倍也有一定的可觀性。 使用什麼鏡頭? 一般平價入門遠攝鏡就可以, 例如上圖50-200 / 50-250 / 70-300
什麼是白平衡 白平衡的使用是一項必須認識的課題, 設定得宜的白平衡可使你的照片增色不少。 我們暫時不談太多理論性的課題, 如果你想較深入的了解, 可以參考日後的進階文章。 白平衡簡單的說, 就是告訴相機什麼是白色。 因數碼相機不像人眼, 面對不同色彩的燈光還有辦法分辦色彩, 數碼相機是會誤判的, 因此, 我們需要告知數碼相機白色是什麼, 以便數碼相機利用我們告知它的白色去校正調
在陽光下拍攝人像小技巧 夏天又來了,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中,你和朋友們一起外出遊玩。還有什麼天氣比大晴天更適合拍照呢,事實上當你在烈日下拍攝人像時,經常會遇到麻煩。在正午時分頭頂上直射下來的陽光下拍照,意味著你的拍攝對象臉上會產生非常濃重的陰影。 我們如何應對呢? 現在分享一下在陽光下拍攝人像照的簡單的小技巧。 閃光燈 很多人覺得在烈日下使用閃光燈看起來有些不
前言 相信很多人都嘗試過拍照時,景物看起來很明亮,但拍出來的照片卻黑黑的。 問題多數因相機測光錯誤所造成。所謂測光,就是指相機判斷現場環境的光暗的系統,有了它就能設定好相機,讓你拍出光暗適中的照片。但相機始終不及人,它有時也不知道你要拍的是什麼,結果出現測光錯誤。 誤判情況 近代相機多數內置測光系統而且十分準確,但也會出現錯誤的判斷,最常見的誤判情況如下: 拍攝大面積
前言: 喜愛攝影的大家,必定有留意過一些前清後朦的照片,非常華麗動人,特別常見於人像照片 這些照片會被稱為擁有“淺景深”的效果,那麼對於新手來說,要拍出這種吸引人的照片有什麼辦法呢?手頭上的器材又是否足夠呢?下面就為大家解答! 問題:我只有一支入門鏡18-55MM or 18-135MM之類光圈不大的套裝鏡頭,能拍出漂亮的淺景深效果嗎? 答案:
閃光燈原理與發展歷史 最早的閃光燈可以追溯到1887年,誕生於德國的用於攝影的閃光燈。早期的閃光燈使用鎂,氯酸鉀和硫化銻的混合粉末作為主要發光材料,鎂在通電之後,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反應,產生強光,照亮被攝體(同時也產生大量煙霧),因此亦稱作鎂光燈。 在之後的20世紀20年代,以此原理製成了閃光燈泡,即將鋁和鎂纏繞的燈絲放置在充了氧氣的燈泡中。這樣的燈泡是一次性使用,使用完如需再次閃
拍攝好照片不僅僅是購買最昂貴攝像器材的問題。如果你是想走專業道路的攝影業餘愛好者,懂得快門速度以及快門速度會如何影響你拍攝的照片質量,都很重要。 什麼是快門速度? 快門時間因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用描述來衡量時,快門速度的表示方法有1/1000秒或者1/50秒。顯然,分母數越大,速度越快。一些專業用相機,快門速度可達致1/16000。相機的平均快門速度通常為1/60秒。比該速度慢的快
市場上有很多反光板, 一般來說方形和圓形是較常見的。 反光用的顏色則有金色,銀色及白色,至於說哪一種較好,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個人應為便宜的反光板在陽光下運用得宜,效果遠勝昂貴閃燈。 我自己多選用,圓形五合一的反光板,因較為方便好用!價錢又便宜! 五合一反光板顏色的用途 -白色透光質地可屈曲反光主板平時可作遮光或柔光用途。 -銀色在陽光柔和時,用可打出太陽般光線,使模特兒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