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的行車紀錄器已經是很久以前的機種(忘了是Garmin還是mio的),屬於GPS+行車紀錄器雙功能的。由於開車的時間不多,所以即便有點兩光兩光,也沒有打算要換。 不過,這幾年社會上行車糾紛越來越多,動不動就挨告的案例層出不窮,在車上裝個清晰一點的紀錄器似乎是在江湖上走跳的護身保障。 意思就是光"有"還不夠,還得要"夠好夠清晰"。 因緣
小A的行車紀錄器已經是很久以前的機種(忘了是Garmin還是mio的),屬於GPS+行車紀錄器雙功能的。由於開車的時間不多,所以即便有點兩光兩光,也沒有打算要換。 不過,這幾年社會上行車糾紛越來越多,動不動就挨告的案例層出不窮,在車上裝個清晰一點的紀錄器似乎是在江湖上走跳的護身保障。 意思就是光"有"還不夠,還得要"夠好夠清晰"。 因緣
某天長輩用line傳來訊息 - 我不好跟她說"手機自刪照片這100%沒得救",還是請她拿來給我看看。一看不得了,連外插SD卡都沒有。 數位時代,資料得來容易去的也快。就像某個3C網站形容電腦檔案被勒索軟體綁架 - 不想付錢,就當自己死過一次,所有檔案佚失,人生重新再來過。(笑!!) 對一些使用者來說,要備份手機裡的數位影像其實有難度。上傳&qu
寫在前面 以前,用底片拍照就是要沖洗出來。手上握著從負片經由暗房程序沖曬出來的"照片",影像的感覺真實完整而有價值,而非螢幕上快速過片的虛幻。 數位時代,創造影像的工序省了,熱度也低了,當然感動也少了。 自己早期的拍照生涯曾經也想過要把虛幻的數位影像藉由印相機實體化,無奈當時的印相技術不夠先進,用過幾台家用的印相機之後,不是因為耗材用盡機器損壞,不然就是品質與以前的手
最近因為台北天氣不好沒有上山拍生態,加上拍攝習慣改變,其實是沒啥閃燈需求。 不過,閃燈在某些時刻總是不可缺少,像是補光、新聞搶拍.....,表面看似沒需求但你又不敢不帶的場合。 但問題在於偏偏帶了又嫌重嫌佔空間。 這種"偶一為之"的拍攝場合,總希望能有支小巧、可以跳閃可以歪頭可以手動出力的閃燈帶在身上。市面上多的是大陸品牌,千把元到3000元台幣都有,但體型都很雄
溫慶珠設計師跨界與Epson合作「Return to Forever島嶼之心」系列作品,秉持一貫令人屏息的華美與絢麗風格,將台灣本土島嶼的自然元素使用數位印花匯入設計之中,更首度將維多利亞與波西米亞風格結合締造新混血美學。 溫慶珠表示:「對設計師來說,見到原本靜止畫面重現在布料上活靈生動的感覺,靈感湧現也讓我忍不住當場就動手用立裁的方式設計了好幾套服裝。走過世界各地再回到台灣,此次作品靈
這是上個月蘭庭劇團的一場戲,戲名叫"移動的牡丹亭"。 拍戲前我先去看了響排,先拍了彩排,覺得不理想又再去拍正式演出。 一般正式演出是不給拍的,但我跟劇院劇組保證,我人會在最後面跟著錄影組一起,而且不會有快門音,他們才勉強讓我拍演出場。 靜音快門是我拍劇機材的基本要求。一般這種拍照,傳統的DSLR根本不能上場,不管是採排還是正式演出,響亮的快門音會嚴重干擾演出者。
一月中某個週末幫親戚拍了文定的照片,隔天臨時接到通知希望我能去幫一齣舞台劇拍電視台錄影的劇照。事發突然,心裡在想該用哪台去應付。由於電視台攝影棚的側拍還是頭一回,想想應該要用靜音快門+長鏡比較妥當,所以就帶了GX7 + G VARIO12-35 , 45-200 以及100-300,順手也把這台FZ1000給帶上。想說FZ1000為備機。未料用FZ1000因為太順手,竟然一路拍到結束。
這是用FZ1000在公園內追一隻鵲鴝,這種鳥很常見,也不太怕人,但如果拿DSLR或是一般APS幅去追,困難度要高很多。 拿這台1" 的DC 配上等效400mm 的鏡頭,可以兼顧畫質與便利性。特別是拍這種蟲鳥之類的題材,沒拍的時間比拍的時間多,抱著砲管+腳架到處游移,對體力是很大的負擔。 輕便的機身與鏡頭搭配可動式LCD螢幕,可以隨時用各種角度從灌木
這是今年自購的第三款Panasonic數位相機。 通常,小A不會對同一個品牌的數位相機卯起來連續採購。通常是會各品牌買一款來試試。這次會這樣買起因於當初為了拍舞台劇,需要靜音快門,所以挑了一台GX7買,用了之後發現與早期小A使用GH1, LX3, G3 等Panasonic機子完全不同的發色與感受,加上FZ1000, LX100 這些都是頗有特色的機款,一時按耐不住就全敗了。 LX100的
一吋感光元件的機子頗多,有沒有附閃燈座是小A考量要不要入手的一個重要因素。 有了外接閃燈座,可以拍的題材會增加很多,也不再受限於現場光線的好壞。用起來的手感跟DSLR或是其他MILC相機非常接近,只差在鏡頭不可換,但你已經有了25-400mm了,差異也沒那麼大。 但不只是可以外接閃燈,閃燈座還必須是"通用閃燈座"而不是"特規"閃燈座。市面上有款同時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