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接手了表弟的SONY A7S, A7R ,這兩台各有勝場,A7S有靜音快門、高ISO優秀,而A7R 高解析度、細節豐富。 但出門總不可能帶兩台,所以想一想就把A7S出脫了 - 拿來跟人家換NIKON D610單機身還有補貼。 D610 是D600的改版,可憐D600 因為快門簾入塵事件搞到NIKON不得不以換全新機的方式因應。所以市面上就有一堆用D600換D610且全新未用的公司貨
日前接手了表弟的SONY A7S, A7R ,這兩台各有勝場,A7S有靜音快門、高ISO優秀,而A7R 高解析度、細節豐富。 但出門總不可能帶兩台,所以想一想就把A7S出脫了 - 拿來跟人家換NIKON D610單機身還有補貼。 D610 是D600的改版,可憐D600 因為快門簾入塵事件搞到NIKON不得不以換全新機的方式因應。所以市面上就有一堆用D600換D610且全新未用的公司貨
手上還有一支許久前購買的NIKON 用 SIGMA 70-200/F2.8 OS 最新款,這支自從發表後價格直直落,總代理還來一波狠降價,更打得二手價抬不起頭。 只好將就著繼續用,雖然手上沒有NIKON 機身,但留著也總比賤價賣掉好。 何況鏡頭價格不好並不會影響鏡頭表現。雖然手上沒有小黑六可以比較,但SIGMA這支的表現個人覺得不會比同規原廠鏡差到哪裡去。 Fashi
LUMIX FZ1000 這台FZ1000我一直很滿意。它的速度(AF,連拍)、手感、畫質、準確的AWB表現都讓我覺得很超值。 我可以輕便地用一個槍包裝著它,連一個備用電池+近攝鏡片,等於從1:2的微距鏡頭+等效24-400mm都齊備,豪華一點再帶個閃燈,而且它高速每秒還可以達12張連拍!! 如果硬要說缺點的話,大概就是"極暗環境的對焦力有未逮"以及
Panasonic LX100 這台一發表我就想敗了。 片幅(4/3")、機身、鏡頭(F1.7, LEICA DC VARIO-SUMMILUX)、電池(與GX7同,可共用)、4K錄影(雖然不懂錄影,但總之是很先進der)....完美隨身機,雖然價錢有點小貴。 資訊展12月初就衝了,但12月底前就賣了,拍500餘張。 速買快賣對我來說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之前買F
這三台擺在一起寫,或許感覺很奇怪。 不過,剛好這三台在手上的時間都重疊到,所以放在一起寫個心得也算剛好。其中D750因為是借的,所以一週期滿就還了,LX100則是開箱後拍不到500張覺得不合手,也認賠賣掉。現今手上剩FZ1000還在東拍西拍。 NIKON D750 這三台裡面,D750是全幅,跟朋友借的。對片幅控的用家而言,全幅的吸引力是很致命的,特別是價格也不貴
寫在前面 最近最熱門的部落客話題就是那個靠北部落客,起因當然是那個陳x瑾事件。 部落客有沒有業配? 說實話就我自己的經驗與聽來的可靠消息,業配是加減有的,但絕對沒有你想像中的好康。光就DCVIEW達人部落格裡面,就有一些是商業氣比較重的。 就我自己的"攝政王的影像心得"而言,80%的器材都是自購的,拍攝的照片對象要自己去找,拍後的照片整理、文字都是自己負責。剩下的20
話說,因為各廠牌機身的不同,即便是同樣的副廠鏡,在不同的機身上也會有不一樣的表現。所以,在探究鏡頭的基本規格之後,其實鏡頭的表現也跟機身的設定息息相關。 這支Sigma 70-200mm F2.8 APO DG HSM OS 基本規格就是強調OS (OPTICAL STABLIZER)效果,使用的時候如果開啟OS功能,鏡身在輕觸快門鈕的時候會有輕微的”答&rd
因為借到了Nikon D600來應付三天的時尚秀拍攝,想說配Nikon 70-300 VR那隻未免沒有創意,但又買不起小黑六,索性就去二手市場挑了支SIGMA鏡皇,最新一代的70-200mm OS。 這名字落落長,其實重點在於那個OS防手震的功能上。原廠號稱有四級的規格。 漂亮的銘牌及全新不脫皮的塗層 名字真是落落長 防手震的開關
大抵來說,機皇在手,你一定會想要拍點不一樣的東西。---- 拿機皇還只拍拍DC就可以應付的小物,那就遜掉了,您說是吧?? 不過,如果不是專職攝影的攝影師,想要有點不一樣的對象來拍,也不是那麼容易。換個角度想,真要是靠攝影吃飯的你,也不敢拿業主的CASE試新機,即便你是NIKON 長久的使用者,也會有所忌憚,怕因為機子不熟而搞砸案子。 專業,需要練習;機皇,也需要磨合期。 但,拍拍昆蟲就不
大抵說,如果不是有接案子或是拍攝重要事件,其實不太用得到旗艦機的等級。 像是出去休閒吃個飯之類的,掏出這台機子肯定連鄰桌客人都對你行注目禮,更別說是店家了。 不過,有機會搭LEXUS 570上陽明山,誰願意騎腳踏車呢?? Nikon D4 + Nikon AF 50mm/F1.4D, ISO 400, JPG直出 烤珠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