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沒買啥攝影器材,倒是賣掉了幾隻鏡頭。 攝影變得簡單了,反而只想用手機拍點東西就好。防潮箱裡還有啥寶貝,也就沒那麼在意。 這些都是斷斷續續在使用VIVO X20的時候拍的,即便是手機,拍起微距生態的成功率也不下微單相機。 當然成像品質還是有差,但就IG上看看、分享,其實也夠了。 不管是
今年沒買啥攝影器材,倒是賣掉了幾隻鏡頭。 攝影變得簡單了,反而只想用手機拍點東西就好。防潮箱裡還有啥寶貝,也就沒那麼在意。 這些都是斷斷續續在使用VIVO X20的時候拍的,即便是手機,拍起微距生態的成功率也不下微單相機。 當然成像品質還是有差,但就IG上看看、分享,其實也夠了。 不管是
再複習一下這台的資料 魅藍手機在五月左右推出Flyme OS升級之後,攝影界面也變得更友善,操作起來比原本的Flyme 6 更好用。不過,這支手機降價的速度超快,入手就別想要再脫手了。 ↑ 低光源環境表現得還不錯。自動白平衡滿準的。 就一支千元人民幣的手機來說,這支算是表現中
零零落落用了幾支手機,買個不停......發現配件與手機空盒已經快滿了,才驚覺不能再買下去。 才又去箱子裡面把之前的幾支撈出來再用一次。 X20本來就頗令我滿意,只是後來又出現X21,然後現在又要出VIVO APEX,真的是機海戰,搞得好像不買就要落伍了。 而這還只是一個品牌,像小米簡直是每兩個月出新機,再有錢也不夠花。 以下是最近重用X20所拍的照片,微距的部分是裝了夾式微距鏡頭
這支手機上次寫完(1)篇,還來不及整理一些照片,就拿去借人了。 大陸千元機的好處除了可以買幾支放身邊,想換就換;還可以在同事、朋友需要手機的時候,霸氣地說:「這隻先拿去用,用爽再還我!!」 所以這支手機還在同事手上,我也短暫的用了一兩週,拍了一些照片。 很明顯的偏暖調,與官網樣張很符合。高通6
這是魅族三月出的千元機等級,魅藍S6。 會買這支,單純是因為一來便宜,二來它的特殊性,來看看規格-- 看到了嗎?? 1.側面指紋辨識 - 這只有SONY做過這樣的安排 2.處理器是三星的Exynos 7872,等級大概是高通630左右。 3.鏡頭跟感光元件也是三星的。 用慣了sony的感光元件,我很想試試三星的元件。不過
錘子手機 堅果3 日前錘子手機發表堅果3。自己想想好像還沒玩過這隻,就請代購順便弄了一隻紅色的堅果3回來。 老羅(羅永浩)在發表會習慣性的碎念式做新產品發表,在眾多新品發表會中也是一絕,怪不得被稱作"相聲"、"羅老師"。 有興趣的可以點下面連結去聽聽。 堅果3 新品發表會 發表會中,老羅點出了一些手機廠目前遭遇的困境。做
這品牌對大多數台灣人可能很陌生,對我也是如此。 魅藍是魅族的子品牌,就像紅米之於小米、榮耀之於華為一樣,大陸品牌很喜歡這樣玩。 因為價格不貴,又有管道可以拿到手機,所以我就撿了一隻來玩玩。 它同樣是用1.4um的感光元件。大陸的手機論壇對其拍攝效果讚譽有加。 ▼用的是高通萬年神U的625搭配4000毫安培電池+4GB內存,理論上有一定的水準但再厲害也就60000-7
若是把頭頂那個"美人尖"也算進去,這個螢幕有5.5吋但機身僅是一般4.7吋的size,要算"全面屏"有點牽強,畢竟下方還是留了一區。看起來也有點違和感(相較於後面出的幾款16:9的短邊框手機而言)。 效能上,打起一些大型動作遊戲當然沒有高通835那種流暢度,但中型手遊已經夠了。普遍的說法,在高通625之後的機子(安兔兔跑分超過60000),其實都有點效
喜歡用手機攝影的人,看的規格總是跟人家不一樣。 手遊派的看CPU/GPU,實用派的看跑分跟CP值,喜歡拍照的就會去比雙鏡頭/高像素/實體變焦/拍攝介面。 SHARP手機的主力市場在日本,自己號稱是全面屏的始作俑者,AQUOS S2已經是不知道該公司的第幾款全面屏手機。 說是全面屏,其實就是邊框細一點,然後還留了個前攝鏡頭的"美人尖",下方依然保留一塊區域。
來寫一些VIVO手機的介面。 全面屏在去年(2017)年中開始炒起來,剛開始當然是iPhone X 的那個話題。不過,那個瀏海實在太搞笑。在iPhone之前其實Sharp S2已經先做了號稱全面屏,但上頭一個美人尖、下頭一排功能鍵,勉強算是,也不好看。 後來的全面屏幾乎都是16:9或是18:9的螢幕,上下螢幕拓展壓縮非螢幕的部分,整支手機看起來就是瘦長型。X20也是如此。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