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橋連接饒河夜市與內湖,專供行人及自行車通行。 橋體造型特殊,為S型的結構橋面的紅色拱橋,也算是台北市地標建築之一。 首次前往拍攝,卻是碰上乾潮,水面的倒影不夠完整。 而橋體的景觀照明,也在七點許才點亮,此時天色全黑,整體的效果實在差了許多。
彩虹橋連接饒河夜市與內湖,專供行人及自行車通行。 橋體造型特殊,為S型的結構橋面的紅色拱橋,也算是台北市地標建築之一。 首次前往拍攝,卻是碰上乾潮,水面的倒影不夠完整。 而橋體的景觀照明,也在七點許才點亮,此時天色全黑,整體的效果實在差了許多。
左營從日治開始建設軍港,國民政府遷台後延續擴大,在基地外圍形成龐大的眷村群,也是臺灣單一軍種最大眷村集中區域。 利用高雄出差之便,從高捷世運站下車,沿著世運大道散步到軍校路的海軍眷村群。 穿梭在合群、建業二個眷村的街道間,感覺好悠閒,真的是很好的居住環境。 可惜大多數住戶都已被安置搬遷,徒有人去樓空的落寞。 高捷世運站 高捷世運站 寬敞幽靜的世運大道 世運主題館
日前看到蟾蜍山聚落的與台科大間的拆遷訴訟爭議,利用休假日過去看看。 蟾蜍山與臨近的寶藏巖都是依山而建的聚落,也都由眷村,進而被弱勢族群在周邊蓋屋入住,發展出被默許存在的違建聚落。 二者有著同樣的發展背景,是戰後台北首善之區,由榮民、外地工作者與原住民等弱勢族群,在都會邊緣山坡地上自力造屋的代表,深具歷史特色。 有藝文界人士與台大城鄉所,積極爭取蟾蜍山聚落循寶藏巖模式成為歷史聚落。 也希望真
台灣面臨大旱,石門水庫蓄水量出現十餘年新低。 水庫完成後被湮沒的阿坶坪昔日良田,因枯水而重現天日。 也因十來年的大旱週期,而被稱為十年一見的夢幻草原。 面臨十餘年新低的水位。 水位遠低於大壩的標尺。 龜裂的土地警示著大旱來臨。 昔日良田成了十年一見的夢幻草原。 為了取景,在重現天日的峭壁繩索垂降,實在夠猛! 百年土地公廟因枯水期而重現。
儘管有著大雨特報,陰霾的午後,除了厚厚的雲層,卻是擠不出雨來,看來對於旱象紓解總是有限。 二天沒出門了,傍晚時突然想到龍山寺走走,隨手拍了幾張照片。
野柳社區外圍,野柳地質公園立牌旁,一片突出的海岬,有著與野柳風景區相同的地形地貌。 雖然沒有女王頭奇特景觀,卻不用買門票,即可隨意走走,欣賞奇岩美景。
近來頗為火紅的黃花風鈴木,最美景點應該就是嘉義太保的整體景觀最優。 據說台中太平往大坑的景賢路的行道樹就是黃花風鈴木,利用出差之便,一早出門先過去看看。 哪知花期已近尾聲,加上一夜淒風苦雨,黃花隨之飄零。 花況不好,天氣也很差,悶啊....
前陣子的幾波寒流,有專家預估今年的櫻花花期應該會提早。 武陵櫻花季是從13日展開,昨日前往卻發現花況不如預期。 除了醫療站與茶園涼亭前的二處已經盛開,其他的櫻花都仍略嫌稀疏,幾乎要利用長焦的壓縮感,才有較佳的效果。 一位農場人員告知,現在的梅花還很漂亮,前往武陵山莊途中的誠莊附近,果然看到一片盛開的梅花。 不同於常見的果梅,武陵的梅花有白、粉紅、紅、黃等顏色,雖然已近尾聲,但感覺卻比櫻花好
前鎮之星跨越高雄中山四路與凱旋四路的交叉口,是一條長360公尺的自行車道。 橋體鋼管結構,構成優美的幾何線條,夜間燈光點綴下更顯風華,使得前鎮之星就成為高雄的新地標。
一月初看到某攝影網站訊息,揪團在二月上旬到泰安拍攝李花。 想到還真沒看過李花,就跟太座排定今日前往走走。 中午先到洗水坑豆腐街,僻靜山城卻是塞滿著車流人潮。 據說李花秘境的產業道路會車不易,而且盛開期已過,索性就循著苗62縣道,興之所至的隨意逛逛了。 既然稱之為豆腐街,賣豆腐的店家肯定不會少。 傳統美食芋粿,生意還不錯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