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1,粉墨登場] 今年年末,最受人矚目的一台相機,是什麼呢? 是哪台單眼相機?是哪台無反光鏡相機? 都不是。 是SONY的RX1。 週末有了一小段跟RX1貼身接觸的機會,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一小段時間與RX1的親密絮語吧! RX1,粉墨登場。 RX1的操作上非常接近傳統相機的操作,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看見數位跟傳統的巧妙揉合。
[RX1,粉墨登場] 今年年末,最受人矚目的一台相機,是什麼呢? 是哪台單眼相機?是哪台無反光鏡相機? 都不是。 是SONY的RX1。 週末有了一小段跟RX1貼身接觸的機會,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一小段時間與RX1的親密絮語吧! RX1,粉墨登場。 RX1的操作上非常接近傳統相機的操作,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看見數位跟傳統的巧妙揉合。
不確定的美好時光 「相同的東西就是最好的嗎?」 這個問題很有趣,我們通常可以理解到大家都在用的東西不見得是最好的,但是卻是最保險的,比方像是台灣滿街跑的TOYOTA。 不知不覺的,我們被形塑了單一的價值。 我們亟欲想利用各種產品形塑自己在外的形象,卻又不知不覺的順從單一價值,偏向比較保險的那條車水馬龍,而忽略了小巷弄的景致。 汽車、時裝、音樂、
這幾年來,用了很多相機。 起初只是基於購買新相機的興奮感,後來轉變成Camera log般的紀錄,練習把相機拍的漂漂亮亮,就當成是一個記錄吧。 寫著寫著,不知不覺,自己的也好、朋友熱情商借的也好,這個很一般的部落格竟也累積不少台相機的文章。 這些文章越寫越長,篇幅也越來越大,偶爾還佔據了我很大的心思,常常想著該怎麼寫才能符合相機的特色,真實反應自己對相機的
NX200的錄影功能也相當值得一提,多樣且豐富,所以我就特別獨立一篇文章出來了。這篇文章錄製的短片不少,時間都不會太長,有時間的話大家可以播放,看看錄影的表現。 NX200的錄影在每個模式底下都可以使用,更動光圈之類的也可以即時在錄影中展現,一般錄影的待機畫面大概就像這樣。 NX200這次的錄影也由720P進步到1080P,格式的話則是MP4,不需要像AVCHD格式,還需要經過
提起速度,你會想知道NX200什麼? 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想知道NX200訴求的對焦速度改進,可以到什麼程度,能不能跟眾多的ILDC相提並論?另外就是連拍的速度了。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關於NX200的對焦速度還有連拍的狀況吧! 關於對焦部分的測試,我採用正常桌面的擺設(其實就是把原本測試ISO的場景打散),另外搭配室內的燈光開啟或者關閉,塑造出正常光源跟低光源的環境,另外一個就是
這一篇文章我們來看看一些關於NX200的小事,雖然是用「小事」來形容,卻是重要的很,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這些簡單的二三事,我想來帶大家看看NX200的預設測光屬性,這件事情其實也跟眾人所說的NX200的色彩屬性息息相關。 我一般來評斷一台相機的個性,通常會利用P mode、Auto WB、還有多區域測光來進行。 為什麼呢? 通常P mode裡面不是單純的自動判斷光圈快門而已
Samsung的數位相機裡面,除了「拍照精靈」以外,其實也有「神奇相框」、「智慧濾光片」這兩個比較有趣活潑的應用。 大概是ILDC這類型的相機在介面跟操作上比較接近DC,所以NX200在專業性以外,也將上面這兩個功能在轉盤上合併做『Magic Mode』 神奇相框的功能大抵上是就是一個框架,當你使用的時候可以直接利用這個框框取景。 像下面這張就是在拍ISO測試的時候順
說起來NX200的顏色跟過去NX的色彩有些許的改變,這一篇文章我想來談談關於NX200的色彩。 在NX系統裡面(或者應該說三星的數位相機裡面),有一個關於顏色很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拍照精靈」,這個功能提供了很多樣化的預設色彩變化,也具備相當詳細的調整,在使用相機的時候是很讓我喜歡的功能。 NX200的色彩在這次來說,是稍為比較偏清淡的,以「標準」這個色彩精靈來說,並沒有加上太多的
我們這篇文章來看看NX200跟G3還有GXR的比對。 一樣,我們用下面這個固定的場景來探討。 不過由於控制篇幅的關係,我們挑了幾個比較具代表性來進行比對,分別是:ISO100(最低ISO)、ISO800(中級ISO)、ISO3200與ISO6400(較高ISO) 不過我所有的圖片都有製作出擷取圖,所有的資料在這個連結,而NX200的原圖請參考此篇文章,其他原圖部分請參考:
我們這一篇文章來看看NX200帶來的高像素大概會有什麼結果。 我們今天用的一樣是熟悉的場景,只是對照組是G2搭配14mm,另外拍攝時間沒有一樣。造成變因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為了要使用G2這台機器(因為剛好是12MP對比20MP,差距會比G3的16MP大一些),所以拍攝的時間也是早了幾個月。 另外這篇文章用的照片素材用的都是原圖大小,有需要的人可以直接在Flickr下載。 一樣